[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旋转风扇的蜗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1301.0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凤;史建萍;贺玉民;贾志超;成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旋转 风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双向旋转风扇效率的蜗壳结构。
背景技术
双向旋转风扇,由于其旋转方向的改变,要求其蜗壳的通风流道关于旋转轴对称,目前,双向风扇的蜗壳结构多为平板或者简单圆弧板焊接结构,在蜗壳一侧平板上设有与风扇同心的圆形进风口,风扇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时共用同一个出风口,这种结构的蜗壳在出风口处有部分风回流,导致风扇有效风量减小,甚至在蜗壳内形成涡流,使得风扇通风噪声增加,能量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提高风扇效率的双向旋转风扇的蜗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旋转风扇的蜗壳结构,其包括风扇、蜗壳和调节栅,所述蜗壳为渐开线圆弧板与平板围成的封闭结构,蜗壳为带有两个出风口的对称结构,风扇置于蜗壳内部,在蜗壳一侧平板上设有与风扇同心的圆形进风口,在蜗壳的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出风口,出风管与蜗壳出风口相连,在出风管的上方设有调节栅,当风扇顺时针旋转时,左侧调节栅打开,右侧调节栅关闭,当风扇逆时针旋转时,右侧调节栅打开,左侧调节栅关闭。
优选地,所述调节栅为开合的百叶窗结构,常态时百叶窗关闭,当风扇顺时针旋转时,左侧调节栅的百叶在出风压力作用下打开,右侧调节栅的百叶关闭,防止风回流,当风扇逆时针旋转时,右侧调节栅的百叶在出风压力作用下打开,左侧调节栅的百叶关闭,防止风回流。
优选地,在蜗壳的进风口处设有集流器,进入风扇的风经集流器后可以更平缓地进入风扇,降低进风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在蜗壳上设置了两个出风口,在两个出风管的端部设有调节栅,根据风扇的旋转方向控制调节栅的开和关,有效地防止了风的回流,从而减少涡流损失,降低了风扇的噪声,特别是渐开线的蜗壳结构更进一步提高了风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一种双向旋转风扇的蜗壳结构,其包括风扇3、蜗壳5、调节栅1、集流器4和出风管2。所述蜗壳5为渐开线圆弧板和平板围成的封闭结构,蜗壳5为带有两个出风口的对称结构。风扇3置于蜗壳5内部,在蜗壳5一侧平板上设有与风扇3同心的圆形进风口,在风扇3的进风口处设有集流器4,通过集流器4的整合过渡,使进入风扇3的风更加平稳,降低进风噪声,在蜗壳5的左右分别对称设有出风口,出风管2与蜗壳5出风口相连,在出风管2的上方设有调节栅1。所述调节栅1为可开合的百叶窗结构,当风扇3顺时针旋转时,左侧调节栅1-1的百叶在出风压力作用下打开,右侧调节栅1-2的百叶关闭,防止风回流,当风扇3逆时针旋转时,右侧调节栅1-2的百叶在出风压力作用下打开,左侧调节栅1-1的百叶关闭,防止风回流,减少了涡流损失,提高了风扇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1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