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420.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威诺数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4 | 分类号: | B23Q4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距 导轨 加工 中心 床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尤其涉及一种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移动的加工中心已经大量使用,但在小规格的加工中心中,其床身端面两侧设置的导轨普遍跨距小,如图1所示,两侧导轨011间的间距L1一般为480cm左右。当导轨011上安装的滑鞍02沿导轨运动时,由于床身01上两侧导轨011间的跨距L1小,导致机床的承载能力差,滑鞍02在导轨011上运动的稳定性差,滑鞍02运动速度慢,难以满足加工中心高速高精的要求,从而使得机床在加工零件时效率低,加工精度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身两侧导轨的跨距大,且滑鞍在床身上沿导轨运动时不产生水平的偏心力,扭转变形小,热变形低的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其包括床身、滑鞍、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床身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轨,滑鞍安装在第一导轨上并沿第一导轨滑动,床身两侧第一导轨间的间距为650-700cm,床身端面在两侧第一导轨间设有与第一导轨平行的第一滚珠丝杆,滑鞍底部的螺母座与第一滚珠丝杆的丝母座连接,第一滚珠丝杆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滑鞍上还设有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的工作台。
采用以上的结构,将现有床身端面两侧第一导轨间的间距由现有的480cm加宽到650-700cm,从而使两侧第一导轨间的跨度大, 使滑鞍在床身上沿第一导轨运动时不产生水平的偏心力,扭转变形小,热变形也降到最低,提高床身的平稳性,使工件在加工时精度高、效率快。
所述滑鞍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滑鞍端面在两侧第二导轨间设有与第二导轨平行的第二滚珠丝杆,工作台底部的螺母座与第二滚珠丝杆的丝母座连接,第二滚珠丝杆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为线性滚珠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垂直。
所述第一滚珠丝杆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所述第二滚珠丝杆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将床身端面两侧第一导轨间的间距加宽,从而使两侧第一导轨间的跨度大,使滑鞍在床身上沿第一导轨运动时不产生水平的偏心力,扭转变形小,热变形也降到最低,工作台在滑鞍上运动时中心始终处于两侧第一导轨的跨距内,减少工作台在运动过程的震动,使滑鞍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提高床身的使用寿命,提高床身的平稳性,使工件在加工时精度高、效率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小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的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的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或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跨距导轨的加工中心床身,其包括床身1、滑鞍2、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床身1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轨11,滑鞍2安装在第一导轨11上并沿第一导轨11滑动,床身1两侧第一导轨11间的间距L2为650-700cm,床身1端面在两侧第一导轨11间设有与第一导轨11平行的第一滚珠丝杆5,滑鞍2底部的螺母座与第一滚珠丝杆的丝母座51连接,第一滚珠丝杆5由第一伺服电机3驱动;滑鞍2上还设有由第二伺服电机4驱动的工作台6。
如图2所示,所述滑鞍2端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21,滑鞍2端面在两侧第二导轨21间设有与第二导轨21平行的第二滚珠丝杆7,工作台6底部的螺母座61与第二滚珠丝杆7的丝母座71连接,第二滚珠丝杆7由第二伺服电机4驱动。
所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21分别为线性滚珠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21相垂直。
所述第一滚珠丝杆5通过第一联轴器8与第一伺服电机3连接。
所述第二滚珠丝杆7通过第二联轴器9与第二伺服电机4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的结构,第一伺服电机3通过第一联轴器8带动第一滚珠丝杆5转动,由于滑鞍2底部的螺母座与第一滚珠丝杆的丝母座51连接,所以第一滚珠丝杆5带动滑鞍2通过沿第一导轨11运动。第二伺服电机4通过第二联轴器9带动第二滚珠丝杆7转动,由于工作台6底部的螺母座61与第二滚珠丝杆7的丝母座71连接,所以第二滚珠丝杆7带动工作台6通过沿第二导轨21运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导轨11间的间距L2由现有的480cm加宽到650-700cm,从而使两侧第一导轨11间的跨度L2大,使滑鞍2在床身1上沿第一导轨11运动时不产生水平的偏心力,扭转变形小,热变形也降到最低,工作台6在滑鞍2上运动时中心始终处于两侧第一导轨11的跨距L2范围内,减少工作台6在运动过程的震动,使滑鞍2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提高床身1的使用寿命,提高床身1的平稳性,使工件在加工时精度高、效率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威诺数控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威诺数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