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水的压射打料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911.1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覃景源;区少基;陈国强;肖杰全;蔡水明;陈志鹏;伍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培祥 |
地址: | 52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压射打料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漏水的压射打料杆。
背景技术
压射打料杆(以下简称射杆)是高压铸造(简称压铸)中卧式冷室压铸机必备的压射组件,压铸中射杆的主要作用是将压铸机所产生的压力和速度传递至与高温铝液直接接触的压射头,压射头进而推动熔杯内的高温铝液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进入模具型腔内,高温铝液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成形;为使压射头保持一定的温度,减少压射头、熔杯的磨损速度,减少压力损耗,提高产品良率,正常条件下射杆需要连接冷却水进行生产。
目前,压射打料杆包括杆身和设置在杆身内的运水管,杆身包括与压射头连接的头部和与压射缸活塞杆连接的尾部,射杆依靠设置在运水管与杆身之间的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漏水,该密封圈一般有两个,设置在运水管入口两侧。因为高压铸造的特点是高速高压,而射杆作为传递压铸机速度和压力的连接组件,生产过程中经常产生振动,运水管在振动中会产生位移,位移将导致安装在运水管上的密封圈出现磨损,一旦密封圈磨损至一定程度就会在射杆接合处如头部和尾部出现漏水,一方面,导致机台的出现大量的积水,影响现场5S环境;另一方面,射杆接合处的漏水会增加产品的气孔率的产生,影响生产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漏水的压射打料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漏水的压射打料杆,包括杆身和设置在杆身内的运水管,所述杆身设有与运水管连通的运水入口,所述运水入口两侧的运水管与杆身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杆身包括与压射头连接的头部和与压射缸活塞杆连接的尾部,靠近杆身尾部的运水管端头直径大于运水管直径,所述杆身设置有与运水管端头相配合的台阶,所述杆身尾部还设置有用于紧固运水管的塞头。
优选地,所述运水管端头与台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能够在塞头压紧力的作用下进行密封防漏。
优选地,靠近杆身尾部的塞头端头直径大于塞头直径,杆身设置有与塞头端头相配合的台阶,所述塞头与杆身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塞头端头与台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能够在塞头压紧力的作用下进行密封防漏。
优选地,所述头部设置有一个防水台阶。头部与压射头通过连接头连接,该防水台阶与连接头配合能够杜绝冷却运水的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广大压铸厂的射杆漏水问题。本实用新型靠近杆身尾部的运水管端头直径大于运水管直径,杆身设置有与运水管端头相配合的台阶,通过塞头紧固运水管,能够防止射杆高速压射过程中因振动而发生运水管偏移漏水现象。进一步,靠近杆身尾部的塞头端头直径大于塞头直径,杆身设置有与塞头端头相配合的台阶,所述塞头与杆身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在运水管端头与台阶之间、塞头端头与台阶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塞头压紧力的作用进行防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2:一种防漏水的压射打料杆,包括杆身10,杆身10包括与压射头连接的头部101和与压射缸活塞杆连接的尾部102,杆身10内设置有运水管20,运水管20内部为运水通道201,杆身10上设有与运水管20内部运水通道201连通的运水入口202,运水入口202两侧的运水管20与杆身10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30;杆身10与运水管20之间形成一个返水通道203,杆身10上设置有与返水通道203连通的运水出口204;冷却水从运水入口202进入运水通道201后传送到与射杆10头部连接的压射头中,冷却水再从压射头返回返水通道203,最后通过运水出口204排出;靠近杆身10尾部102的运水管端头205直径大于运水管20直径,杆身10设置有与运水管端头205相配合的台阶40,尾部102设置有用于紧固运水管20的塞头50,防止射杆高 速压射过程中因振动而发生运水管偏移漏水现象。
参见图2,运水管端头205与台阶4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能够在塞头50压紧力的作用下进行密封防漏。
靠近杆身10尾部102的塞头端头501直径大于塞头50直径,杆身10设置有与塞头端头501相配合的台阶70,所述塞头50与杆身10通过螺纹连接。塞头端头501与台阶7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0,能够在塞头50压紧力的作用下进行密封防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浇铸装置
- 下一篇:铝合金压铸模斜顶抽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