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线编制的断线自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801.5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汪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汉洲竹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18 | 分类号: | D03D51/18;D01H13/1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线 编制 断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线自停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线编制的断线自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当中,纺线的传导、编制是个一体化连续程序,途中纺线往往由于机械张力大等原因有断裂现象,此时若设备继续运转,大量的纺线继续在传导,容易引发纺线的缠绕和打结,而下一道工序上却缺少纺线使得产品不正常,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并且造成原料浪费。如授权公开号为CN200610050886.6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断线自停装置,采用光电传感,需要光电发射器座、光电发射器、导光座、遮光片等多种光学元件,结构较为复杂,使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线编制的断线自停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一旦发生断线系统自动检测感应,设备停下,避免浪费,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纺线编制的断线自停装置:包括架于纺线上,由金属制成且中部有开口的检测架、穿过所述检测架中部开口的导向管及与所述导向管电连接的控制机,所述导向管的上端设有感应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纺线在不断地进行传输,所述检测架架在纺线上,一旦纺线发生断裂,所述检测架由于重力原因下落,落在穿过所述检测架中部开口的所述导向管上,所述导向管的上端有所述感应片,能检测到所述检测架掉下,此时所述控制机就会让发出让机器停止运行的指令,工人就能及时发现情况并避免纺线断裂后持续生产所带来的材料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架做细薄处理,横截面厚度为0.5mm—0.8mm,细薄的检测架重量轻,不会给纺线太大的压力,避免在生产过程中纺线的磨损较大甚至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架中部的开口上端边框做倾斜设置,与水平方向成45°夹角,倾斜的开口使得检测架掉下时斜边与所述导向管上的所述感应片接触充分,优化检测效果,同时掉下时斜边接触起到缓冲滑行作用,给所述感应片的冲击力较小,保护所述感应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架中部开口的下半部分的两侧包有绝缘护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前行的纺线会给所述检测架一个向前的推力,所述检测架会发生倾斜,所述检测架的开口会接触到所述导向管,两侧设上绝缘护套一方面减少所述导向管和所述检测架两个金属元件互相受力造成的磨损,另一方面避免所述检测架上的金属接触到所述感应片,引起误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架最下端接触纺线的部分为圆弧形设计,上面设有光滑软性材料制成的纺线护套,保护纺线不被金属制成的所述检测架的边缘隔伤,减少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检测架中部开口上部边框悬于所述导向管上方的距离为15mm—20mm,距离设置过近则会由于震动等原因使得所述检测架和导向管上的所述感应片接触,引起误操作,距离设置过远则会使得所述检测架下落带给所述感应片的冲击力过大,减少元件使用寿命,最佳距离为15mm—20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检测架的示意图;
图中:
1、检测架,2、导向管,21、感应片,3、控制机,13、绝缘护套,12、纺线护套,5、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纺线编制的断线自停装置:包括架于纺线上,由金属制成且中部有开口的检测架1、穿过所述检测架1中部开口的导向管2及与所述导向管2电连接的控制机3,所述导向管的上端设有感应片21。
检测架1放于纺线5上,为了不给纺线5带来过多的压力从而引起纺线5的磨损,检测架1采用细薄处理,厚度只有0.5—0.8mm。为了更好地保护纺线5,检测架1下端部分为圆弧形设计,上面设有光滑软性材料制成的纺线护套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汉洲竹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吉汉洲竹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