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丝组件的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496.X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木火;耿冉;贾军;孙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1/09 | 分类号: | D01D1/09;D01D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丝 组件 冷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丝组件的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干法纺丝领域,为了控制纺丝溶液的粘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可纺性,一般都会通过加热手段来实现。但是由于溶剂种类的原因,在喷丝组件温度过高时容易产生气泡,另外,由于计量泵的转动,溶液在搅拌情况下翻转卷入气体也会产生气泡,从而产导致气泡丝,致使成品纤维强度等力学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丝束不连续,产生断丝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丝组件的冷却设备,能解决了由于纺丝溶液中温度过高或者计量泵转速过快而产生气泡丝和断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纺丝组件的冷却设备,包括进水半壳,排水半壳,纺丝组件固定壳体,连接管,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夹扣,连接孔,进料管,圆孔,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进水半壳与排水半壳对应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中空的冷却壳,冷却壳内中心位置固定有一中空的纺丝组件固定壳体,纺丝组件固定壳体与冷却壳前、后面分别连通,进水半壳左侧面下部连通有进水管道,排水半壳上面一侧连通有排水管道,排水半壳下面一侧通过连接管与进水半壳上面一侧连通,排水半壳上面中间靠近与进水半壳的接缝处有圆孔。
所述的进水半壳与排水半壳通过它们前后面接缝处的夹扣对应固定连接。
所述的纺丝组件固定壳体与冷却壳前面之间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用于纺丝进料管道与纺丝组件的连接,纺丝组件固定壳体与冷却壳后面之间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用于纺丝组件与计量泵的连接。
所述的圆孔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良好的纺丝组件内外冷却效果,同时解决了由于纺丝溶液中温度过高或者计量泵转速过快而产生气泡丝和断丝的问题,易操作,成本低,有助于提高丝束凝固成型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水半壳剖面图;
图3为进水半壳剖面图。
1—进水半壳2—排水半壳3—纺丝组件固定腔室4—连接管5—进水管道6—排水管道7—夹扣8—连接孔9—进料管10—圆孔1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半壳1,排水半壳2,纺丝组件固定壳体3,连接管4,所述进水半壳底端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道5;所述排水半壳2顶端连接有排水管道6;所述进水半壳1和排水半壳2固定在甬道正上方;所述连接管4一段安装在进水半壳1顶端,另一端安装在排水半壳2底部。
所述进水半壳1和排水半壳2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内部为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内有冷却水流动。
所述进水半壳1和排水半壳2通过夹扣7连接,前后连接处各有一个直径为5cm的连接孔8,前方进料管9用于纺丝进料管道与纺丝组件的连接,后方连接孔8用于纺丝组件与计量泵的连接;
所述进水半壳1和排水半壳2通过夹扣连接后,顶端中间有一个直径为3cm的圆孔10,用于纺丝组件与压力传感器11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道5,冷却水流入进水半1的底部,在充满进水半壳1之后进入连接管4流入排水半壳2底部,冷却水充满排水半壳2之后通过顶端的排水管道6流出;在这个过程中,纺丝溶液从反应釜中进入位于纺丝组件固定壳体3的组件中,计量泵转动带动溶液按一定速度在组件中流动,冷却水通过热传递降低纺丝组件温度,进而降低纺丝溶液温度,防止溶液因为过热或计量泵的转动而产生大量气泡。使得进入甬道的丝束均匀,易凝固,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