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管片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461.6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程昊;白晨光;马庆松;秦会来;油新华;耿冬青;宋福渊;许国光;张清林;杨春英;张伟;郭恒;胡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管片 试验 加载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管片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加载系统是盾构管片试验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的加载系统通常由自平衡反力核心筒、加载油缸定位系统、油缸施力系统、试件垫梁和加载梁系统及轴向力加载系统等组成,作用是模拟连续分布的水土压力、地层抗力和地面超载等荷载。加载系统是盾构管片试验机最重要的基础系统,其组成结构是盾构管片试验机的主体结构。
加载油缸定位系统是盾构管片试验机的加载系统的子系统,是试验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不能实现加载油缸的上下调整,从而不利于某些试验情况的实施。
因此,希望有一种加载油缸定位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载油缸定位系统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盾构管片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由油缸托架、滑轨和油缸旋转提升机构组成;滑轨与盾构管片试验机的自平衡反力核心筒连接;油缸托架与滑轨连接,用于支撑加载油缸;油缸旋转提升机构位于自平衡反力核心筒上方,用于上下垂直提升加载油缸。
自平衡反力核心筒是由上覆板、竖梁、上环箍、中环箍和下环箍组成;多根竖梁具有相同的形状与尺寸,并且沿着一个圆周间隔排列,围成一个圆桶状;上覆板是一个内部中空的环板,上覆板位于多根竖梁围成圆桶的顶部;上环箍呈圆环状,套在竖梁的圆周外侧的上部;中环箍呈圆环状,套在竖梁的圆周外侧的中部;下环箍呈圆环状,套在竖梁的圆周外侧的下部;上覆板、上环箍、中环箍和下环箍通过焊接与竖梁连接。
滑轨由圆钢组成,两根滑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上环箍和中环箍或中环箍和下环箍上,是油缸托架的滑动轨道。
油缸托架与滑轨通过托架滑动抓连接,每根滑轨上各有两个滑动抓。
油缸旋转提升机构由回转支撑、电机、工字钢挑梁和电动葫芦组成;回转支撑与自平衡反力核心筒连接;工字钢挑梁横置于回转支撑上;电机位于工字钢挑梁上;电动葫芦位于工字钢挑梁上,由电机带动用于上下垂直提升加载油缸。
回转支撑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自平衡反力核心筒的上覆板上。
油缸托架与托架滑动抓通过设置在每个滑动抓上的连接螺栓连接。
每个托架滑动抓下方都设有一个垂直制动装置,垂直制动装置固定在滑轨上。
垂直制动装置通过预紧螺栓紧固至滑轨上,以阻止托架滑动抓沿滑轨向下运动。
油缸托架由底架和弧板组成,弧板直径与油缸直径相等,拖住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能够通过旋松预紧螺栓而调整竖直制动装置的在滑轨上的高度位置,进而调整托架滑动抓和油缸托架的高度位置。从而以一种能够调节的方式设定加载油缸的高度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的油缸托架和滑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的滑轨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的油缸托架和滑轨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油缸定位系统的油缸旋转提升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自平衡反力核心筒的结构示意图。
1-1上环箍、1-2中环箍、1-3下环箍、1-4上覆板、1-5竖梁、2滑轨、3油缸托架、4托架滑动抓、5垂直制动装置、6电机、7连接螺栓、8预紧螺栓、9工字钢挑梁、10固定螺栓、11回转支撑、12电动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混凝土剪压仪
- 下一篇:一种石方静态爆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