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6000.9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雪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密封 刮研 用假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的维修配件,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发电机密封瓦以进行刮研的假轴。
背景技术
在大型发电机中,发电机密封瓦(简称密封瓦)在经过一定周期的运行后,密封瓦钨金面磨损而需进行刮研。刮研前需要将密封瓦沿径向结合面拆开,也就是将整圆形的密封瓦拆成两个对半圆,以从发电机轴上拆卸下来,而后再组装到轴颈上进行研磨,但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研磨时不能保证垂直度,容易造成刮研偏差,影响密封瓦间隙及接触面积。甚至在拆除及组装过程中,密封瓦还容易脱落造成设备损坏与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以提高密封瓦的刮研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该假轴上包括用于将发电机密封瓦套装于其上以进行刮研的支承轴段。
优选地,该假轴还包括轴肩部,该轴肩部的靠近所述支承轴段的侧面垂直于所述假轴的中心轴线,套装在所述支承轴段上的所述发电机密封瓦的侧面能够抵靠于所述轴肩部的所述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承轴段包括第一支承轴段和第二支承轴段,所述第一支承轴段的直径与所述发电机密封瓦相匹配的发电机轴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支承轴段的直径与所述发电机密封瓦的最大安装间隙尺寸状态下的内径相同,所述最大安装间隙尺寸状态下的内径为所述发电机密封瓦的相对的密封瓦片具有最大安装间隙尺寸状态下,该发电机密封瓦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轴段设置在所述轴肩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承轴段设置在所述轴肩部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轴段和第二支承轴段设置在所述轴肩部的同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支承轴段、第二支承轴段和轴肩部沿所述假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轴肩部的两侧各自设有所述第一支承轴段和第二支承轴段。
优选地,所述轴肩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承轴段和第二支承轴段与该轴肩部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承轴段和第二支承轴段相对于所述轴肩部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轴肩部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承轴段的直径与该轴肩部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承轴段的直径不同,且所述轴肩部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承轴段的直径与该轴肩部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承轴段的直径也不同。
优选地,所述轴肩部的中间部分上形成有凹槽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中设有专用于将发电机密封瓦套装于其上以进行刮研的支承轴段,从而不必将密封瓦拆分后进行刮研而后再组装,提高了刮研效率。而且密封瓦能够倚靠在假轴上设计的轴肩部上,装配精准,以使得研磨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支承轴段 2 第二支承轴段
3 轴肩部 31 凹槽部
D 侧面 OO’ 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左、右”通常是针对纸面宽度方向而言的两侧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密封瓦刮研用假轴,该假轴包括支承轴段(即图1中的标号1和2所指示的轴段部分),发电机密封瓦适于套装在所述支承轴段上以进行刮研。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更方便地进行密封瓦的刮研,特此设计制作了新密封瓦刮研假轴,无需拆开及组装径向结合面,直接将整个发电机密封瓦套装在假轴上进行刮研,经试验后可提高8-10倍以上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