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诊手术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961.6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邴祥云;卢立秀;邴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邴祥云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诊 手术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门诊手术时使用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的门诊手术护士设置较少,在手术中护士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整理手术器械等各种工作。其中手术使用后的注射器往往带有病菌,若有人不慎被扎伤后容易造成感染,如何简化手术中注射器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自毁的门诊手术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诊手术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推杆、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座和套筒,所述的针座主体部分为圆柱形,主体上端有一与主体部分同心的小圆柱,所述的小圆柱直径与针筒上乳头外径相等;针座中间有一阶梯孔,其内径上小下大,下端内径与针筒上乳头外径相等,主体圆柱外侧有凹槽;针座下端插在针筒乳头上,上端插在针头针栓上;所述的套筒为圆筒状,嵌套在针座和针筒上,壁上有一U型孔,U型孔包围的区域形成一弹性片,弹性片末端内侧有一与凹槽相匹配的突起。
上述针座主体圆柱直径与针筒外径相等。
上述的小圆柱长度与针筒上乳头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用后自毁,操作方便;
2、结构简单,成本低;
3、可直接使用现有注射器,无需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正视图,其中套筒已剖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套筒与针座的半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剖视图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针筒、推杆、活塞、针座1和套筒2。
如图3所示,针座1主体部分为一圆柱形,主体上端有一与主体部分同心的小圆柱,主体圆柱外径与针筒外径相等,所述小圆柱外径和长度与针筒上乳头外径和长度相等。针座1中间有一阶梯孔3,其内径上小下大,下端内径与针筒上乳头7外径相等。针座1主体圆柱外侧有凹槽4。
针座1下端插在针筒乳头7上,上端插在针头针栓内。
如图2、3所示,套筒2为圆筒状,嵌套在针座1和针筒上,壁上有U型孔,U型孔包围的区域形成一弹性片6,弹性片6末端内侧有一与凹槽4相匹配的突起5,突起5可卡在凹槽4中。
操作流程如下:如图1所示,使用时套筒2嵌套在针筒上,通过突起5针筒将弹性片6顶起,由于弹性片6的弹力可使套筒2固定在针筒上,使用时套筒2不会上下滑动。当注射器使用完毕后,将套筒2向上推送,当突起5推送至凹槽4处时,突起5卡在凹槽4上,从而使套筒2固定在了针座1上,并将针头藏在了套筒2中间,于是注射器便不能再使用,针头不会扎伤人。手术完毕后,可将用过的注射器作进一步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邴祥云,未经邴祥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限速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磁阻开关电机的直驱轮装置以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