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油处理脱色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069.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环天燃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5/00 | 分类号: | C10G2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处理 脱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油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废弃油处理脱色罐。
背景技术
炼油厂或油田或化工厂废油,油粘度大,杂质多,凝固不易流动,导致其经济,这些废油除了含有添加剂,也可能含有机械传动所磨损产生的金属、未燃烧的燃料产生的多环芳烃、微粒以及水,在我国,废油被列为危险物,这些废油在回收后被当作符合标准的恢复燃油,在大型煤或石油火力发电站,供液锅炉里燃烧,这些废油的燃烧含有金属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这些典型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对废弃油进行脱色的废弃油处理脱色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弃油处理脱色罐,罐体为上柱体配合下锥体结构,所述上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和进砂口,下端内设有承载脱色砂的过滤网,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所述下锥体下端开设有出油口;
在进油口下端进一步设有缓冲盘,所述缓冲盘直径小于罐体内径,缓冲盘与进油口的距离为30-50cm。
其中,所述缓冲盘为圆盘,通过圆盘圆心上的连杆固定在上柱体的上端。
其中,所述过滤网为三级过滤网,不同级过滤网的目数由上而下递增。
为了对褪色的废弃油进一步过滤及防止脱色砂融入油中,所述出油口进一步设有双筒过滤器。
其中,所述双筒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和连接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的换向阀,所述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的进油口通过换向阀连接出油口的入油端,并由换向阀控制相应进油口开启或关闭,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的进油口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油口的出油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废弃油通入脱色罐后进过脱色砂进行脱色,由过滤网过滤后至出油口,结构简单其脱色效果好,在进油口下端设有缓冲盘,通过缓冲盘将油均匀分散到脱色砂上,并且考虑到废弃油的粘度和密度,缓冲盘与进油口的距离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时,粘度大的废弃油很难快速分散开了,推挤多的话仍然会从同一个地方流入脱色砂,缓冲盘起不到分散的效果,过低时,密度大的废弃油流道缓冲盘就会溅射开来,长期使用对缓冲盘的水平位置就会带来影响,同时油也无法均匀通过缓冲盘分散,在30-50cm距离,既保证了油流动的顺畅性,又防止油的溅射和堆砌,实现有效的缓冲和分散,提高废弃油的脱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色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罐体;2:进油口;3:进砂口;4:过滤网;5:出料口;6:出油口;7:缓冲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废弃油处理脱色罐的罐体1为上柱体配合下锥体结构,上柱体可以是圆柱或方形柱,下锥体的目的是汇集过滤后的油,所述上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油口2和进砂口3,下端内设有承载脱色砂的过滤网4,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5,出料口5用于将使用后的脱色砂清理掉,所述下锥体下端开设有出油口6;在进油口2下端进一步设有缓冲盘7,所述缓冲盘7直径小于罐体内径,缓冲盘7与进油口2的距离为30-50cm。缓冲盘7与进油口2的距离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时,粘度大的废弃油很难快速分散开了,推挤多的话仍然会从同一个地方流入脱色砂,缓冲盘7起不到分散的效果,过低时,密度大的废弃油流道缓冲盘7就会溅射开来,长期使用对缓冲盘7的水平位置就会带来影响,同时油也无法均匀通过缓冲盘7分散,在30-50cm距离,既保证了油流动的顺畅性,又防止油的溅射和堆砌,实现有效的缓冲和分散,提高废弃油的脱色效果。
脱色砂是指用脱色过滤的办法,来吸附再生油中杂质及颜色的一种吸附剂。油品经脱色砂过滤后变得清澈,光亮并祛除油中的硫化物,使油品的品质得到提升,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进砂口在过滤网上铺设一层20-30cm厚的脱色砂,开始进行脱色时,废弃油由进油口流入,进过缓冲盘的缓冲和分散流入脱色砂中,在渗透过程由脱色砂进行吸附除杂和脱色,之后在下锥体汇集,由出油口流出。脱色后的废弃油油品颜色由黑变淡,透明度增高,去除废弃油中细小的杂质,使得油用于燃烧时不产生黑烟,防止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环天燃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环天燃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