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719.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延琦琦;张海宾;张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琦琦;张海宾;张林春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8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钢筋 捆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涉及一种建筑工地上使用的钢筋捆扎装置,属于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可以将钢丝伸出,切断及捆扎的快速钢筋捆扎装置,能够有效提高人工钢筋捆扎的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地进行大量的钢筋捆扎工作时,仍然是靠工人手工捆扎,现在施工工地施工时,对于钢筋的捆扎,是由工人先专门将钢丝剪断成固定规格的小段,然后再将钢丝手工缠绕在钢筋交叉点上,再经过手工将钢丝两端打结,整个捆扎过程非常繁琐,耗费大量时间,费时费力,工作量繁重,不利于工程的快速进行,同时在捆扎时手部需要很大的扭力,使手指疼痛,易引起安全事故,在进行大量紧急施工任务时,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可以将钢丝伸出,切断及捆扎的快速钢筋捆扎装置,能够有效提高人工钢筋捆扎的效率。能够有效减轻长时间人工捆扎引起的手部酸痛。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由支撑装置、牵引装置、捆扎装置和切割装置组成。支撑装置握持把手、主体支撑架和捆扎固定盒组成,握持把手置于主体支撑架下方,捆扎固定盒置于主体支撑架上,牵引装置由减速电动机、从动滚轮、连接轴、主动滚轮、张紧轮、钢丝、定向管、钢丝定向板和钢丝轮圈组成,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平行且分别置于主体支撑架内,减速电动机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通过连接轴与主动滚轮连接,定向管置于钢丝定向板下方,钢丝定向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张紧轮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钢丝轮圈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钢丝一端缠绕在钢丝轮圈上,另一端绕过张紧轮,从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穿过,然后从钢丝定向板下方的定向管中穿出。捆扎装置由动力电机、转轴、电线、控制开关、铰接转轮、连接固定轴和弧形触碰开关组成,动力电机置于捆扎固定盒内,且通过转轴和铰接转轮相连接。弧形触碰开关通过连接固定轴置于握持把手上,控制开关置于弧形触碰开关上,且通过电线分别和动力电机、减速电动机相连接。切割装置由牵引线、变向转向轮、下转向轮、上转向轮、转动轴、牵引动力杆、拉伸弹簧、动力切割刀和动力支撑臂组成,动力切割刀一端通过转动轴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钢丝定向板正下方,动力支撑臂置于主体支撑架上,拉伸弹簧套置于牵引动力杆上,动力支撑臂通过牵引动力杆和动力切割刀相连接,下转向轮和上转向轮平行且分别置于主体支撑架上,变向转向轮置于主体支撑架上,牵引线一端和动力切割刀相连接,然后绕动力支撑臂顶端,依次绕过上转向轮、下转向轮、变向转向轮和弧形触碰开关相连接。
使用时,当需要进行钢筋捆扎作业的时候,外部电源和控制开关相连接,按下弧形触碰开关上的控制开关,减速电动机转动带动主动滚轮转动,主动滚轮带动从动滚轮转动,将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之间的钢丝通过摩擦力带动,使钢丝从钢丝轮圈上牵引出来,进而绕过张紧轮,从主动滚轮与从动滚轮之间穿过,然后从钢丝定向板下方的定向管中穿出,当钢丝牵引出合适的捆扎长度的时候,放松控制开关,用手将钢丝绕过钢筋十字交叉点,并将钢丝固定在铰接转轮上,动力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铰接转轮转动,使钢丝拧在一起,按下弧形触碰开关,弧形触碰开关绕连接固定轴转动,带动牵引线依次沿着变向转向轮、下转向轮、上转向轮移动,牵引线带动动力切割刀一端绕转动轴转动,使动力切割刀和正上方的钢丝定向板咬合,将钢丝切割断,此时拉伸弹簧和牵引动力杆也随着动力切割刀向动力支撑臂一侧移动,拉伸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放开弧形触碰开关,拉伸弹簧伸长通过牵引动力杆带动动力切割刀初始位置。动力切割刀通过牵引线带动弧形触碰开关回到起始位置,达到在可以将钢丝伸出,切断及捆扎的快速钢筋捆扎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提高人工钢筋捆扎的效率。能够有效减轻长时间人工捆扎引起的手部酸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钢筋捆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琦琦;张海宾;张林春,未经延琦琦;张海宾;张林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生产车间的有机废气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新型节能吸附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