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为室内培养大型溞更换培养液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0290.6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模;李广胜;张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培养 大型 更换 培养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更换培养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室内培养大型溞更换培养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溞也称水蚤或搔,俗称红虫或鱼虫,属枝角类(Cladocera),是指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的动物。大型溞作为环境污染监测的一种模式生物具有重大的科研利用价值。
在利用大型溞进行科学试验时往往需要在室内对大型溞进行人工培养,由于往往采取的是静态培养,故需要经常对大型溞进行培养液的更换,以除去大型溞产生的蜕皮及一些食物残渣,同时也为了避免长期不更换培养液使其PH浓度发生较大改变。
传统的更换培养液的方式是用移液管小心地将大型溞个体挨个转移到新的培养液中去,这个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往往将一些残渣及蜕皮一并转移到新的培养液中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为室内培养大型溞更换培养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装置包括水槽、挡板、新培养液、旧培养液和灯泡;
水槽由置于水槽中间的挡板一分为二成左水槽和右水槽,在挡板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小孔及其橡胶塞,左水槽盛入新培养液,右水槽倒入旧培养液及大型溞,在水槽的左边设置有灯泡。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分离过程中为大型溞自动游向新鲜培养液,而不是常规的用移液器吸取,
避免了在吸取过程中对大型溞个体可能产生的身体伤害;
②旧培养液中的一些食物残渣和大型溞的排泄物及蜕皮等基本不能进入新鲜的培养液;
③较常规的吸取方法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00—大型溞;
10—水槽,11—左水槽,12—右水槽;
20—挡板,21—小孔,,22—橡胶塞;
30—新培养液;
40—旧培养液;
50—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更换培养液的装置
1、总体
如图1,本装置包括水槽10、挡板20、新培养液30、旧培养液40和灯泡50;
水槽10由置于水槽10中间的挡板20一分为二成左水槽11和右水槽12,在挡板20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小孔21及其橡胶塞22,左水槽11盛入新培养液30,右水槽12倒入旧培养液40及大型溞00,在水槽10的左边设置有灯泡50。
2、功能部件
1)水槽10
水槽10为一种长方形容器。
2)挡板20
挡板20为水槽10中间的隔板。
挡板20底部中间设置的小孔21其直径约5mm,橡胶塞22的大小和小孔21适配。
3)新培养液30
新培养液30为一种有利于大型溞生活的培养液;
本实用新型采用国标GB/B13266-91《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配置培养液。
4)旧培养液40
旧培养液40为大型溞已经生活一段时间的培养液。
5)灯泡50
灯泡50为常用电灯泡,灯泡50选用50W。
二、更换培养液的方法
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水槽10置于水平的实验台上,用橡胶塞22将小孔21堵住,使得左、右两个水槽11、12的水不能互通;
②将需要更换培养液的大型溞00连同旧培养液40一同倒入右水槽12中,再向左水槽11中倒入新鲜培养液30,并且使得左侧的液面高度高出右侧1cm;
③用遮光材料将右水槽12进行遮光,使其不透光;
④左水槽则用光源50进行照射;
⑤将堵住小孔21的橡胶塞22拔掉;
⑥右水槽12中的大型溞00便会在光照的刺激下通过小孔21游向左水槽11,而那些大型溞00的蜕皮及食物残渣便保留在右水槽12中;
⑦待大型溞00转移完毕后再用橡胶塞22将小孔21堵住;
⑧再将左水槽11中的新培养液30连同大型溞00转移至培养容器中即可。
三、工作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0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