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腐蚀电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7638.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电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属热浸镀镀液内加热防腐蚀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热浸镀的方法使金属待镀物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能够有效提高待镀物件表面的耐腐蚀性。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有热浸镀锌、热浸镀铝、热浸镀锌铝合金等,首先都需要先将原料金属(锌或铝)在锅中加热至熔点,熔化成金属镀液后才能进行后续热浸镀。目前,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锅外加热的方法对金属镀液进行熔化加热,此方法由于热源首先传递给加热锅,加热锅再传递给内部的金属镀液,因此存在较大的热损失,造成能源的浪费。而采用在锅内直接对金属镀液进行加热的内加热方法虽然能源利用率高,但是存在浸在金属镀液中的加热装置没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等问题。最近几年虽然出现了采用耐热玻璃或二氧化硅作为加热装棒保护套的设计,但是其耐热玻璃和二氧化硅保护套强度太低,容易破碎,并且热传导效率不高,同样存在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金属镀液内加热装置,其加热棒保护套强度低,且热传导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腐蚀电热装置,其包括由普通碳化硅发热材料制成的电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棒为“W”型,并且设置在一陶瓷套管内,在所述陶瓷套管端口处设置一密封盖,并且所述电热棒的两根接线端口穿过所述密封盖,固定设置在密封盖外。并且,所述陶瓷套管外表面布满麻点状凸刺。
由于陶瓷套管能够有效抵抗金属镀液的腐蚀,并且拥有较高的致密性,高强度等特性,因此,上述把“W”型电热棒设置在陶瓷套管内,并且设置密封盖使陶瓷套管内形成密闭空间,可以有效的解决一般电热棒放入到金属镀液中被侵蚀的问题,且陶瓷套管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碰撞损坏,并且陶瓷材料热传导率极高,热能损失少。同时,设置接线端口穿过密封盖并固定在密封盖上,且接线端口为带有螺母的螺纹杆结构,此种设置能够使电热棒在套入陶瓷套管后,依然能够方便接线外电源,控制电热棒的开关。
并且,设置陶瓷套管外表面布满麻点状凸刺,可以有效的增加陶瓷套管的比表面积,使陶瓷套管与金属镀液充分接触,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与热能传导率。
在电热棒接线端口穿过密封盖的接口处设置耐高温搪瓷密封垫,可以有效防止陶瓷套管内部热能从缝隙中流失,造成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腐蚀电热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热浸镀内加热装置在高温金属镀液中被侵蚀,寿命短的问题,并且接线、安装、拆卸方便,与金属镀液之间的热能传播效率大幅提高近30%,热能传导率也有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腐蚀电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腐蚀电热装置,包括由普通碳化硅发热材料制成的“W”型电热棒1,以及设置一陶瓷套管2,使电热棒1插入到该陶瓷套管2中,并且在陶瓷套管2的端口处设置一密封盖3,以此,在陶瓷套管2内形成密闭空间,起到完全保护电热棒1的作用,并且所述电热棒1的两根接线端口4穿过所述密封盖3,并且固定设置在密封盖3外,同时接线端口4设置成带有螺母的螺纹杆结构,能够使电热棒1在陶瓷套管2的保护下,依然可以方便接入外接电源。同时,为了保证陶瓷套管2内的密闭性,防止热能从端口处的密封盖3中流失,在接线端口4穿过密封盖3的接口处,设置耐高温搪瓷密封垫5,有效防止了热能的流失,提高了热能传导率。并且,为了增加陶瓷套管2与待加热金属镀液的接触面积,在陶瓷套管2上设置麻点状凸刺6,布满整个陶瓷套管2,有效增加了陶瓷套管2的比表面积达到近30%左右,从而有效提高了陶瓷套管2对金属镀液的传热效率。同时为了方便此加热装置的固定,在密封盖3上设置至少2个定位销7。
以热浸镀锌为例,锌锅通过外加热的方式首先将锌锭熔化成镀锌液,之后将此加热装置插入到镀锌液中,并且通过密封盖3上设置的定位销7,将此防腐蚀加热装置固定在锌锅上,将外接电源连接到加热棒的接线端口4上,启动电热棒1,热能逐步由电热棒1传递到导热率极高的陶瓷套管2上,并且通过陶瓷套管2传递到金属镀液中,对金属镀液进行持续稳定的内加热。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杰锐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海泰锐森环境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竭诚新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7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