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锤头按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7362.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4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文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32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头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锤头按摩机。
背景技术
已有按摩机大多数操作不够灵活,不能用手灵活操作敲打按摩人体各个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锤头按摩机,解决了现有按摩机不能用手灵活操作敲打按摩人体各个部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锤头按摩机,包括外壳1,齿轮箱2,电动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第一梯形拨杆8,第二梯形拨杆16,第一L形敲打锤9,第二L形敲打锤15,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第一螺旋弹簧12和第二螺旋弹簧13组成;
齿轮箱2安在外壳1内中部,齿轮箱2内安有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电动机3安在外壳1内右上角,第一梯形拨杆8固定在第四齿轮7轮轴上端,第二梯形拨杆16固定在第四齿轮7轮轴下端,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安在齿轮箱2左边中部,第一L形敲打锤9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上端,第二L形敲打锤15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下端,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安在齿轮箱2左边外上部,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安在齿轮箱2左边外下部,第一螺旋弹簧12一端安在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上,另一端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左端,第二螺旋弹簧13一端安在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上,另一端安在第二L形敲打锤15左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手灵活操作敲打按摩人体各个部位,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减缓疼痛的双锤头按摩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双锤头按摩机主视简图(外壳局部剖开)。
图2为本双锤头按摩机左视简图。
图3为本双锤头按摩机俯视简图(外壳局部剖开)。
图4为图1在A-A处简图(外壳局部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双锤头按摩机由外壳1,齿轮箱2,电动机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第一梯形拨杆8,第二梯形拨杆16,第一L形敲打锤9,第二L形敲打锤15,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第一螺旋弹簧12和第二螺旋弹簧13组成;
齿轮箱2安在外壳1内中部,齿轮箱2内安有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电动机3安在外壳1内右上角,第一梯形拨杆8固定在第四齿轮7轮轴上端,第二梯形拨杆16固定在第四齿轮7轮轴下端,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安在齿轮箱2左边中部,第一L形敲打锤9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上端,第二L形敲打锤15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和第二L形敲打锤15固定轴10下端,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安在齿轮箱2左边外上部,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安在齿轮箱2左边外下部,第一螺旋弹簧12一端安在第一螺旋弹簧固定钉11上,另一端安在第一L形敲打锤9左端,第二螺旋弹簧13一端安在第二螺旋弹簧固定钉14上,另一端安在第二L形敲打锤15左端。
工作原理:由电动机2带动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当第四齿轮7轮轴转动时即带动第一梯形拨杆8转动拨起第一L形敲打锤9,当第一梯形拨杆8转至离开第一L形敲打锤9时,第一L形敲打锤9在螺旋弹簧12的作用下即瞬间敲打人体部位一次。同理:当第四齿轮7轮轴转动时又带动第二梯形拨杆16转动拨起第二L形敲打锤15,当第一梯形拨杆16转至离开第二L形敲打锤15时,第二L形敲打锤15在螺旋弹簧15的作用下即瞬间敲打人体部位一次。电动机继续运转而重复上述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能用手灵活操作敲打按摩人体各个部位,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减缓疼痛,使人心情舒畅和精神爽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文,未经刘少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7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器贮油缸涨苞涨筋模具
- 下一篇:新型多层涂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