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歌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976.4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耕源;毛资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歌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持歌唱装置,特别是一种配合手持电子装置使用的手持歌唱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日常休闲娱乐也更为重视。举例来说,为了消除平日累积的压力,三五好友相约至卡拉OK店(如KTV)唱歌,俨然已成为一种相当常见的娱乐活动。
然而,除了在KTV一展歌艺之外,人们也常在家里哼唱练习。对于音感较差的人,更需要辅助调整音准的设备或软件程序。例如,Memorex公司生产一种名为“SingStand Home Karaoke System”的歌唱装置,为麦克风架造型,麦克风架具有置放区可摆放多媒体播放器。然而麦克风架显然并不方便携带。
AppToyz公司也出品一种名为“AppSing portable karaoke system”的随身歌唱装置,具有麦克风的造型,而于麦克风尾端延伸可置放手机的容置槽。使用者可一边观看手机屏幕显示的歌词一边对着麦克风唱歌。然而,手机位于麦克风后方,并不方便使用者观看手机屏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歌唱装置,藉以解决前述歌唱装置不易携带且不方便使用者观看屏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歌唱装置,可配合具有屏幕的手持电子装置使用。手持歌唱装置包含握持件、承载座及连接部。握持件大体呈柱体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承载座收容并固定手持电子装置,而使 屏幕面向远离握持件的方向。连接部连接于握持件的第一端与承载座之间,使承载座可相对于握持件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座更包含一收音件。
在一实施例中,握持件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且握持件更包含信号处理电路及音源导线。信号处理电路设置于容置空间并电连接于收音件,以接收收音件输出的第一音源信号,并对第一音源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输出。音源导线包含连接线及音源端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而接收其输出的第一音源信号,并穿过握持件。音源端子位于连接线的另一端,以插接至手持电子装置的音源端口,而输出第一音源信号至手持电子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电路包含一混合器,接收并混合第一音源信号以及经由音源导线的手持电子装置输出的第二音源信号,而输出第三音源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握持件更包含一音源输出端口,位于握持件的第二端,音源输出端口连接混合器,以接收第三音源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歌唱装置,可单手轻松的拿取握持件,而另一手即可操作手持电子装置的屏幕,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歌唱装置可依视角调整承载座的角度,以提供适合使用者观看手持电子装置的屏幕的方式。再者,藉由混合器混合使用者的歌声以及手持电子装置的背景音乐,而于音源输出端口输出,使得使用者可清楚的听到背景音乐及自己歌唱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另一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与手持电子装置的电路方块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再一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细部电路方块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灵敏度调整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与手持电子装置的电路方块图。
图1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立体图。
图19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手持歌唱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大阪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