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熔型光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283.5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刘江;邓永涛;石华;吴筠天;鲁义忠;张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维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型 光纤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光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热熔型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发展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的网络建设都不断向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FTTH(Fiber To The Home,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即光纤入户的需求随之激增。但是,作为网络最底层的接入链路却已成为高带宽信息传输的瓶颈。若要提高网络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就必须建设好网络接入最终用户端的“最后一米”。这就要求解决光纤现场快速连接器的一系列实际应用问题。
现有技术中,光纤现场快速连接器主要有两种接续类型:机械型和热熔型。目前国内主要使用机械型的光纤现场快速连接器,按照接续原理来分,机械型的可分为直通型和预埋型两种。然而,这两种机械型的快速连接器在使用后主要问题如下:
一、对于直通型的快速连接器,端面没有经过研磨;若光纤突出插芯端面,则数次插拔后端面会破碎,严重影响接续性能;若光纤凹进插芯端面,连接器对接时,中间含有空气,会严重影响接续性能。
二、对于预埋型的快速连接器,其特点是使用匹配液,现在无法确定匹配液的稳定性,存在隐患。
对于热熔型连接器而言,由于运送熔接设备和熔接操作本身需要大量时间,连接器的最终安装还不得不消耗一定的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安装效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性能稳定,操作便利的光纤现场快速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热熔型光纤连接器安装效率低,占时长,操作繁琐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热熔型光纤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热熔型光纤连接器,其特点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
一陶瓷插芯,包括一用于固定光纤的芯孔;
一固定部件,包括一前阻挡环,所述陶瓷插芯穿过所述前阻挡环与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接触;
一止动部件,包括一后阻挡环,所述止动部件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陶瓷插芯的另一端相抵;
其中,所述止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扣合,形成一容纳腔容纳所述陶瓷插芯。
较佳地,所述陶瓷插芯包括一陶瓷插针和一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对称设置四个第一凹槽,所述前阻挡环设置两个凸点和两个第二凹槽,所述陶瓷插芯穿过所述前阻挡环时,所述四个第一凹槽与所述两个凸点相抵。
较佳地,所述后阻挡环侧面设置两个弧凸出部,所述弧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槽扣合。
较佳地,所述弹性部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后阻挡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底座相抵。
较佳地,所述热熔型光纤连接器还包括一尾套,所述尾套包括一内螺纹,所述止动部件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所述止动部件与所述尾套螺接。
较佳地,所述热熔型光纤连接器还包括一耦合帽,所述耦合帽套接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陶瓷插芯插入光纤类型为蝶型引入光缆。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热熔型光纤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光纤通讯现场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热熔型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陶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陶瓷插芯的左视图。
图4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固定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止动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尾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耦合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耦合帽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维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维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2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