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槽式原油泄漏回收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4155.0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军;杨帆;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晓军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4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槽 原油 泄漏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凹槽式原油泄漏回收泵。
背景技术
油轮沉没、油井爆炸、输油管道破裂、储油罐燃烧爆炸等均会引起原油泄漏事故,但原油泄漏事故所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还是次要的,原油泄漏所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甚至海洋周边生态的严重影响。石油中所含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入海洋后,迅速进入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原油泄漏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1、设置阻隔带,回收原油;2、燃烧;3、对于已经污染了的海滩,进行挖掘填埋。而原油是比较粘稠的流体,不适用于使用一般的回收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回收原油的凹槽式原油泄漏回收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凹槽式原油泄漏回收泵,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圆筒状结构的泵壳,泵壳筒壁上设置有入油口和出油口;
泵壳内设置有与泵壳同轴的圆柱状结构的波轮;
所述的泵壳内壁设置有若干凹陷的导流槽。
所述泵壳内壁的一组相对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曲面,所述导流槽位于泵壳内壁的平面处;
所述入油口和出油口相互垂直,均指向泵壳轴心,并关于上述一组相对平面过轴心的中垂线对称。
所述波轮柱臂外均匀布设有沿母线方向的波轮面凹槽条。
所述导流槽为长条形,长度方向与波轮转动方向的切线一致。
所述入油口和出油口与泵壳内壁相交处设置有长条状的导流口,导流口的长度方向与波轮转动方向的切线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回收泄漏至河流、陆地上的原油的泵,对于泄漏至河流、陆地形成流体或半流体的原油能有效回收。该泵使用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动力源为1.5千瓦防爆电机,自吸力强大,垂直吸力4.5M,扬程4.2M,流量12立方米/小时,在无液位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快速抽吸,劳动强度低,人油脱离接触,对人体危害小、安全系数大,低耗高效,无须大型设备配合,降低劳动强度,回收原油成本极低,特别适合野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泵壳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壳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泵壳横截面图。
图4为波轮结构图。
图中,1-泵壳,2-入油口,3-出油口,4-导流槽,5-导流口,6-波轮,7-波轮面凹槽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槽式原油泄漏回收泵,参见图1-图3,回收泵由圆筒状结构的泵壳1和泵壳1内设置的与泵壳1同轴的圆柱状结构的波轮6组成。泵壳1内壁的一组相对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曲面。泵壳1上设置有入油口2和出油口3,入油口2和出油口3相互垂直,均指向泵壳1轴心,并关于上述一组相对平面过轴心的中垂线对称。波轮6柱臂外均匀布设有沿母线方向的波轮面凹槽条7。
泵壳1内壁设置有若干凹陷的导流槽5,位于泵壳1内壁的平面处,导流槽5为长条形,长度方向与波轮6转动方向的切线一致。入油口2和出油口3与泵壳1内壁相交处设置有长条状的导流口5,导流口5的长度方向与波轮6转动方向的切线一致。导流槽5和导流口5能有效提升吸力和扬程。所述波轮6采用防静电橡胶材质,其特性耐磨性强,抗油品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晓军,未经樊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4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钒薄膜低温沉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块体非晶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