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9022.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灵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自动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设备中使用的换热器均为固定式结构,具体是在边框上钻许多螺丝孔,安装时,用螺栓固定在钢架上或墙上。
众所周知,换热器只在冬季起作用,在不需要换热的过渡季节,固定式换热器则成为一种障碍,这种障碍即是对空调设备内气流的阻力,据资料表明,该阻力高达几百帕,低也有几十帕。现有空调设备减少这种阻力的方法是采用旁通风阀,该方法占用截面积较大,由于需要考虑旁通风的需要,所以必须预留旁通风的过流截面,不利于空调设备的空间节约。同时,旁通风需空气流动转变方向,所以阻力降低有限。再者,还有部分空气会经过换热器,导致换热器堆积灰尘,影响后续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在不需要换热的过渡季节将换热器旋开的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以消除自身阻力,省去旁通风阀的空间设计,避免换热器堆积灰尘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基座及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基座上的换热器,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行程限位开关和控制装置,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经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所述行程限位开关设置在换热器旋转路径的预设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行程限位开关和旋转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当所述换热器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一定角度触碰到行程限位开关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行程限位开关反馈的触碰信号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停止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行程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旋转90度角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被动链轮及与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传动连接的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马达。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所述控制装置依复位开关的复位信号控制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反向转动,并带动所述换热器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不需要换热的过渡季节能将换热器旋开,从而让出换热器与空调设备的连接口位置,使空调设备中的气流自该连接口位置直接流出,由于气流不需要改变方向,因而可基本消除空调设备对气流的阻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省去了旁通风阀的设计,因而可节省空调设备的空间。再者,由于换热器被旋开,气流基本不经过换热器,因而不会在其上堆积灰尘。最后,换热器被旋开后还可以作为消防通道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换热器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基座1、换热器2、旋转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行程限位开关5和控制装置6。换热器2通过转轴7可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旋转驱动机构3经传动机构4与转轴7连接,行程限位开关5设置在换热器2旋转路径的预设位置,控制装置6分别与行程限位开关5和旋转驱动机构3电性连接。当换热器2在旋转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旋转一定角度触碰到行程限位开关5时,控制装置6根据行程限位开关5反馈的触碰信号控制旋转驱动机构3停止运行,实现换热器的旋转移开。
还包括一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的复位开关8,当需要换热器2复位时,通过按下复位开关8给控制装置6一个复位信号,旋转驱动机构3反向转动,并带动换热器2回到初始位置。
行程限位开关5具体设置在换热器2旋转90度角的位置处,当换热器2旋转90度后即正好触碰到行程限位开关5。
传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旋转驱动机构3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设置在转轴7上的被动链轮及与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传动连接的链条。旋转驱动机构3可以具体设置为电机或马达。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灵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灵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9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胎硫化充气定型的蜡豆堵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打印头及三维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