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冷凝原油储油箱的内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631.8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军;蔡继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少军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06;B65D81/38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31504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原油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储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冷凝原油储油箱的内筒,它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使用。
背景技术
石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个主要成本就是储存与运输费用。油田在采集石油的时候最先开采出来的是原油,开采出来的原油要存放在原油储油箱内,待储油箱满后再运输到炼油厂进行炼制,最终炼制成石油。开采出来的原油在原油储油箱内进行储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温度过低而凝固的问题,一旦原油凝固则无法将其再输入到运输车的油罐内,这给原油的生产和运输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一些防冷凝的储油箱被研发出来,但这些防冷凝的储油箱都是采用电加热方式为储油箱加热,以保证原油温度,防止冷凝的发生。原有是易燃物质,一旦温度没有控制好,极易发生爆炸危险,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这些通过电加热方式防止原油冷凝的储油箱一直未被广泛应用。仅一些小型的出油口在应用,使其饮用受到限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冷凝原油储油箱的内筒,其结构简单,防冷凝、保温效果好,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冷凝原油储油箱的内筒,它包括筒体和油渣清除口,其特征在于筒体是由保温外筒和金属内筒构成,保温外筒内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封闭式金属内筒,保温外筒和金属内筒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用上盖,金属内筒内设置有2-4块阻隔钢板,阻隔钢板将金属内筒分隔成3-5个独立的储油腔,每个储油腔设置有一个进出油口。
上述的进出油口开设在上盖和金属内筒的上壁上。
上述的每个储油腔都设置有一个油渣清除口,各油渣清除口开设在各自储油腔的下部。
上述的保温外筒采用玻璃棉制成,其厚度为5-10厘米。
上述的金属内筒的厚度为2-6厘米。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它将筒体分成保温筒和储油筒双层筒体结构,这样可以在有效保温的同时保证储油筒的使用寿命;采用阻隔钢板将储油的金属内筒分隔成多个独立储油腔,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位于中间位置的原油能一直处于不冷凝状态,可以保证特殊情况时的需要。在阻隔钢板上设置贯通孔,使得阻隔钢板成网状,这样可以保证原油之间的流动性,减小中间储油腔温度高的爆炸危险,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外筒,2、金属内筒,3、上盖,4、进出油口,5、阻隔钢板,6、贯通孔,7、油渣清除口,8、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冷凝原油储油箱的内筒,其结构如下:筒体是由保温外筒1和金属内筒2构成,保温外筒1内设置有用于储油的封闭式金属内筒2,保温外筒1和金属内筒2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用上盖3,金属内筒2内设置有2-4块阻隔钢板5,最佳为3块,阻隔钢板5将金属内筒2分隔成3-5个独立的储油腔8,每个储油腔8设置有一个进出油口4。进出油口4开设在上盖3和金属内筒2的上壁上,每个储油腔8都设置有一个油渣清除口7,各油渣清除口7开设在各自储油腔8的下部。阻隔钢板5上设置有贯通孔7,阻隔钢板5成网状结构。
上述的上盖3和保温外筒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上盖3和保温外筒1可以采用玻璃棉,其厚度为5-10厘米,最佳为8厘米;金属内筒2的厚度为2-6厘米,其最佳厚度为4厘米。
本实用新型将筒体分成保温筒和储油筒双层筒体结构,这样可以在有效保温的同时保证储油筒的使用寿命;采用阻隔钢板将储油的金属内筒分隔成多个独立储油腔,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位于中间位置的原油能一直处于不冷凝状态,可以保证特殊情况时的需要。在阻隔钢板上设置贯通孔,使得阻隔钢板成网状,这样可以保证原油之间的流动性,减小中间储油腔温度高的爆炸危险,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军,未经王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灭螺活性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甘草低刺激护肤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