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033.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游謄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又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指一种泡茶壶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饮茶已普及全世界,客来敬茶,已成为人们交友待客,增进友情的文明礼节。为应因快捷的生活,泡茶已从传统的茶具向方便茶具在改进,因此各种结构的泡茶壶应运而生。
目前市面上的泡茶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壶内只设一个容器,不分浸泡室与饮品室,使得茶叶与茶水不能分离出来,而且先后冲泡出来的茶水浓度有较大差异,影响品尝效果;另一类是分设浸泡室与饮品室,一种浸泡室即为滤网室,滤网室只作过滤,本身不能装水,茶浸泡至浓度适合时,取出滤网,茶水被分离于饮器室中,这种茶壶要么存在先后冲泡出水的茶水浓度有较大差异,要么存在浸泡室需频繁取出放入的问题;另一种是浸泡室底部设有滤网及滤网下的过水阀门,浸泡室本身也能装水,茶浸泡至适合浓度后,按动过水水阀门按钮,茶水通过过水阀门流向饮品室以供饮用,这类茶壶结构复杂,且在使用中需频繁按动按钮,依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保证茶水所需浓度要求的泡茶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泡茶壶结构,其包括壶本体、壶盖及滤网室;壶本体上设有出水嘴;其中:该壶本体中形成有上腔室与下腔室两个腔室,在上腔室底部的最低端处设有与下腔室相通的过水孔,一钢珠位于上腔室的底部并活动封堵此过水孔,滤网室置于上腔室中,壶本体的出水嘴与下腔室联通。
所述滤网室活动置于壶本体中并配合在壶口处,壶盖活动配合于壶口处而恰罩盖于滤网室上。
所述过水孔的内径小于钢珠的球径。
所述上腔室的底部是设置为下凹的弧形底或是下凹的锥形底。
所述上腔室的底部形成一下沉的半封闭的小腔室,过水孔是设置在此小腔室底部的最低端处,另在小腔室的上方设有一大于钢珠球径的安装孔。
所述小腔室的底面为下凹的弧形底或是下凹的锥形底。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壶本体中设置上腔室与下腔室,并借助可以活动的钢珠实现对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的过水孔实现开启与封堵的作用,只需倾斜壶身即可完成茶水分离,无需拿出滤网室或按压按钮的操作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特点,并且更易控制茶水的浸泡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茶叶浸泡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泡茶壶结构,其包括壶本体1、壶盖2及滤网室3,滤网室3是活动置于壶本体1中并配合在壶口处,壶盖2活动配合于壶口处而恰罩盖于滤网室3上;该壶本体1上设有出水嘴11及握柄12;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该壶本体1中形成有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两个腔室,在上腔室13底部的最低端处设有与下腔室14相通的过水孔15,一钢珠4位于上腔室13的底部并活动封堵此过水孔15,即钢珠4的球径是大于此过水孔15的内径;滤网室3是置于上腔室13中,壶本体1的出水嘴11与下腔室14联通。
为便于钢珠4更好的实现与过水孔15的开启与封堵关系,此上腔室13的底部是设置为下凹的弧形底或是下凹的锥形底。
另为防止钢珠4在上腔室13中活动的范围过大,在上腔室13的底部进一步形成一下沉的半封闭的小腔室16,小腔室5的底面为下凹的弧形底或是下凹的锥形底,过水孔15是设置在此小腔室16底部的最低端处,另在小腔室16的上方设有一大于钢珠4球径的安装孔17以便钢球4的安装。
当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壶实施泡茶时,此时的水茶处于水平放置,钢珠4是恰封堵于过水孔15处,滤网室3中放入茶叶5,倒水,此时热水是储存于上腔室13中,而滤网室3恰浸泡于上腔室13的热水中,待浸泡至所需的茶水浓度后,此时只需倾斜水壶,钢珠4便会脱离对过水孔15的封堵作用,浸泡后的茶水便会自上腔室13沿过水孔15流入下腔室14,完成茶水分离,提壶便可倒出茶水饮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壶本体1中设置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并借助可以活动的钢珠4对上腔室13与下腔室14之间的过水孔15实现开启与封堵的作用,只需倾斜壶身即可完成茶水分离,无需拿出滤网室或按压按钮的操作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特点,并且更易控制茶水的浸泡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又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又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R八联排管结构
- 下一篇:草坪机刀盘悬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