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816.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华;马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无源 匀速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楼房紧急逃生的装置,一种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高楼逃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包角加手控式:用滑轮挂在钢丝绳上进行下滑逃生的一种器械,通过增加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包角,使得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再利用手控装置,进一步调节下降速度的快慢。此类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受摩擦系数影响较大,若包角太大,有可能卡住;若包角太小,则不易控制下降速度。
(2)摩擦阻尼式:利用转动轮系来增速,通过增大离心块的离心力来增加摩擦力矩,从而降低下落的速度。由于其摩擦力的大小由离心块的离心力的大小和摩擦状况决定,所以很难保持匀速下降,且受摩擦发热和摩擦磨损的影响很难保证恒定的摩擦系数。
(3)液体流动阻尼式:利用液体流动阻尼把人体势能转化成液体热能,以达到降低速度的目的。其特点是由于液体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外负载,所以不论人体质量的大小均能以比较恒定的速度下降,但现有的此类高楼逃生器结构庞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硬轨道式高层楼房逃生装置的结构,一种可用于高楼室内逃生房、消防天井(中庭)和建筑外墙面的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
这种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包括滑杆和缓降器。滑杆的正面整个长度上有一条齿条。缓降器包括齿轮箱箱体、右卡紧片、左卡紧片、卡紧片开合器、上端盖和下端盖。齿轮箱箱体为立方体形,上端盖固定在齿轮箱箱体的上端面上,上端盖的后沿有一条向下折转的折边,下端盖固定在齿轮箱箱体的下端面上,下端盖的后沿有一条向上折转的折边,右卡紧片的后沿有一条向左又向前折转、用来勾住滑杆的钩边,左卡紧片的后沿有一条向右又向前折转、用来勾住滑杆的钩边,右卡紧片的前沿有一条向左折转的折边,左卡紧片的前沿有一条向右折转的折边,右卡紧片前沿的折边和左卡紧片前沿的折边分别从左右两侧插入齿轮箱箱体的后壁和上端盖后沿的折边及下端盖后沿的折边之间的缝隙中。卡紧片开合器成U形,包括一个前面和两个侧面,两个侧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大于齿轮箱箱体的宽度,卡紧片开合器的两个侧面的后部向两侧张开,卡紧片开合器的两个侧面的后部各有两条长条形孔,此两条长条形孔在卡紧片开合器的侧面上成前后方向互相平行排列,两条长条形孔的后端位于卡紧片开合器的两个侧面的后部的张开部上,两条长条形孔的前端位于卡紧片开合器的两个侧面的后部的未张开部上。卡紧片开合器卡合在齿轮箱箱体、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外,卡紧片开合器的两个侧面分别与齿轮箱箱体的两个侧面及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相贴合,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上各有两个销钉,销钉上各套有一个垫片和一个弹簧,此两个销钉分别嵌入卡紧片开合器的侧面的后部的两条长条形孔中。当卡紧片开合器向后推进时,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上的销钉进入卡紧片开合器的侧面的后部的两条长条形孔的前端,右卡紧片被向左推进,左卡紧片被向右推进,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之间的空间正好能容纳滑杆。齿轮箱箱体内装有上抱合齿轮、下抱合齿轮和调速机构,其中上抱合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与调速机构相配合。两个抱合齿轮的一部分齿从齿轮箱箱体的后壁的缝隙中伸出在齿轮箱箱体外。
将这种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中的滑杆与楼房的墙壁相固定,将缓降器利用右卡紧片和左卡紧片扣合在滑杆上,缓降器上的两个抱合齿轮与滑杆上的齿条相啮合,使用者系上固定在缓降器上的安全带,即可顺着滑杆下滑,调速机构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上抱合齿轮相配合,在下滑过程中限制缓降器不过快滑动,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安全落到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的立体图;
图2为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的侧视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滑杆的截面图;
图5为缓降器的组装原理图;
图6为缓降器的立体图;
图7为缓降器的另一种立体图;
图8为缓降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9为缓降器内部各零件的B向视图;
图10为调速机构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11为调速机构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12为调速机构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13为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的另一种立体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高楼无源匀速逃生器的侧视图;
图15为刹车装置;
图16为基板;
图17为止滑块;
图18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中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