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胃管病人头部托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712.6 | 申请日: | 2013-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平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胃管 病人 头部 托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托,具体地说是一种插胃管病人头部托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病人,一般采用鼻饲法,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插胃管时,因昏迷病人的吞咽功能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当胃管插至15厘米时,人工将病人头部托起,增大咽喉部通道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使插管成功。上述人工托起头部插管的方法,现虽普遍推广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需二人操作,一人插管,另一个人托头,占用人力多;二是人工托头,不稳定,易活动,影响插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托头,使用可靠,节省人力,高度可调,舒适方便,提高插管质量的插胃管病人头部托起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插胃管病人头部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头托、托柄、销轴、托板、开口、立柱、半圆形调节板、铆钉、手柄、调节孔、蝶形螺栓构成,托柄一端设头托,另一端用销轴连接在托板前端的开口内,立柱设在托板的一侧,半圆形调节板一端用铆钉固定在头托上,另一端设手柄,在半圆形调节板上设调节孔,蝶形螺栓通过调节孔把半圆形调节板固定在立柱上。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头托,为使病人头部在头托内舒适,在其内壁上设海绵垫。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病人头部放进头托内,当胃管插至15厘米时,医务人员暂停插管,松动蝶形螺栓,手持手柄推动半圆形调节板,把头部抬起后,用蝶形螺栓把半圆形调节板固牢,半圆形调节板固定好后,再继续插管,当胃管确认插入胃部后,再松动蝶形螺栓,把头托放平,在给病人灌注流质食物时,把头托抽出,开始给病人进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用人工托头的方法相比,具有机械托头,使用可靠,节省人力,高度可调,舒适方便,提高插管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插胃管病人头部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头托1、托柄2、销轴3、托板4、开口5、立柱6、半圆形调节板7、铆钉8、手柄9、调节孔10、蝶形螺栓11构成,托柄2一端设头托1,另一端用销轴3连接在托板4前端的开口5内,立柱6设在托板4的一侧,半圆形调节板7一端用铆钉8固定在头托1上,另一端设手柄9,在半圆形调节板7上设调节孔10,蝶形螺栓11通过调节孔10把半圆形调节板7固定在立柱6上。所述的头托1,在其内壁上设海绵垫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平,未经张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睫状肌锻炼仪
- 下一篇:洗涤装置及包括该洗涤装置的联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