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吸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540.2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范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殿文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黎坚怡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吸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氧气吸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氧气吸入器的进气管的阀芯打开时,瞬间的进气量很大导致瞬时气压过大,使得流量计无法进行准确的测量,同时也因为瞬时气压过大对病人的吸氧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进气管阀芯从关闭到打开时可以对进气量和气压进行微量调节的氧气吸入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气吸入器,包括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内的阀芯,所述进气管具有进口和与该进口相对应的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透气槽,该透气槽沿所述进口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布置。
本技术方案氧气吸入器在进气管的内壁上沿进口朝向出口的方向上设置有透气槽,当进气管关闭时阀芯的堵住透气槽使得氧气无法从进口输送至出口。当缓慢打开阀芯时,透气槽逐渐暴露在氧气中,氧气可通过透气槽输送至出口,通过调节透气槽在氧气中暴露的面积即可对氧气流量和压力进行调节,使得在阀芯刚刚打开的瞬间可以控制氧气的流量和压力进行缓慢上升,避免其瞬时突增以引起的使用和操作不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槽具有槽深,由进气管的进口朝向进气管的出口的方向上槽深逐渐增大。阀芯越往出口的方向移动,透气槽在氧气中暴露的面积越大,同时透气槽的槽深也随之增加,使得阀芯越往出口方向调节,氧气的流量就越大。当阀芯离开出口时,氧气的流量达到最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槽为两条或两条以上,该透气槽沿进气管的轴线周向均布。设置多条透气槽,而且透气槽为周向均布设置,使得对氧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更加灵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设置有内腔,该内腔沿所述进口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气腔段和第二进气腔段,所述第一进气腔段和第二进气腔段同轴,且第一进气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进气腔段的直径。在进气管的内腔内设置有形成阶梯状的第一进气腔段和第二进气腔段,由于第二进气腔段的直径大于第一进气腔段的直径,而且阀芯是与第二进气腔端相配合的,就是所阀芯的直径同样是大于第一进气腔段的直径,增强气密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腔段的内壁上。由于阀芯设置在第二进气腔段内,而透气槽作为本技术方案主要起调节进气量和进气压力作用也设置在第二进气腔段内,配合阀芯进行对进气量和进气压力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包括朝向所述出口的移动端,该移动端呈锥状。在进气管的内腔内设置有形成阶梯状的第一进气腔段和第二进气腔段,由于第二进气腔段的直径大于第一进气腔段的直径,而且阀芯是与第二进气腔端相配合的,就是所阀芯的直径同样是大于第一进气腔段的直径,使得呈锥状的移动端能够部分插入到第一进气腔段内,使得阀芯关闭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的端部设置有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二进气腔段的内壁压迫接触,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氧气吸入器还包括主体和将阀芯固定于主体上的阀帽,所述阀帽与所述主体之间为螺纹连接和/或卡扣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阀帽与主体之间为螺纹连接和/或卡扣连接,增加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氧气吸入器还包括瓶盖和设置在主体上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出气管之间为卡扣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瓶盖之间为螺纹连接和/或卡扣连接。氧气从进气管进入主体后,即自下而上进入设置在出气管内的计量筒,再在出气管内自上而下经过瓶盖进入瓶内。
下面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氧气吸入器在进气管的内壁上沿进口朝向出口的方向上设置有透气槽,当进气管关闭时阀芯的堵住透气槽使得氧气无法从进口输送至出口。当缓慢打开阀芯时,透气槽逐渐暴露在氧气中,氧气可通过透气槽输送至出口,通过调节透气槽在氧气中暴露的面积即可对氧气流量和压力进行调节,使得在阀芯刚刚打开的瞬间可以控制氧气的流量和压力进行缓慢上升,避免其瞬时突增以引起的使用和操作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氧气吸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气腔段的横截面图;
图5为图1中A-A处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殿文,未经范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药物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婴幼儿医用储雾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