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辊筒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7102.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池乾勇;喻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秉睿金属材料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辊筒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轧辊的结构整体为圆柱形,包括位于中部的直径较大的轧制部和位于两端的直径较小的安装端,其轧制部用于工作时钢铁的轧制,两端用于自身的安装固定。
当轧辊不需要承受较大负载时,常常将中间段制为中空的辊筒结构(后简称为:辊筒)以节省材料。在生产辊筒的过程中需要对该辊筒进行转移处理(如将辊筒在浇铸冷却后先作落砂、清理处理,后将其转移至磨床进行精加工处理,后又将处理好的辊筒转移至其它地方存放)。目前一般依靠人力与小车结合的方式(首先利用人力将辊筒搬运至小车上,随后推动小车至目的地,最后再利用人力卸下辊筒)来转移辊筒,但转移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利用上述方式转移的效率低,工人工作量大,且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导致辊筒外表面受到磨损,进而影响辊筒的质量。此外,利用上述方式转移辊筒,还会时而发生工人不小心被辊筒压伤的安全事故。
故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在一根直杆的一端设置一挂钩、另一端垂直固定在一圆盘表面的中心的转移辊筒的转移装置,用于与叉车或起重机配合使用来对辊筒进行转移,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圆盘作为支撑部的转移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圆盘与直杆固定连接之处接触面较小,导致圆盘与直杆的固定牢固度不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圆盘容易在受到辊筒(重量大)压力后,出现圆盘与直杆接触处产生撕裂,甚至圆盘从直杆脱离的情况。
2.圆盘本生需较多金属材料来制作,采用圆盘作为支撑部会增加了制造成本。
3.圆盘固定在直杆上后,圆盘的直径限定了该转移装置转移辊筒的内孔直径,使得该转移装置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灵活适用于支撑不同内孔径使用的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辊筒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截面为C形凹槽的条形件,所述条形件的一端为封闭端;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滑动固定块和支撑块组成,所述滑动固定块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条形件的凹槽内,所述支撑块垂直于所述滑动固定块并能够延伸出所述条形件的凹槽外一段距离。
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可以固定在直杆一端,并在直杆的另一端设置一挂钩,即可作为辊筒的转移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在具体操作使用时,首先沿直杆1长度方向均匀布置3或4个条形件,并将该条形件凹槽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直杆下端外表面上,这样一来,扩大了条形件与直杆的接触固定面积,增强了条形件在直杆上的固定效果。固定好条形件后,即可将滑动固定块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条形件的凹槽内,支撑块垂直于所述滑动固定块并能够延伸出所述条形件的凹槽外一段距离,这样就能够对辊筒进行转移,该支撑结构也能够对辊筒进行稳定可靠的支撑。因为滑动固定块可滑动卡接在所述条形件的凹槽内,又能够从条形件的凹槽内取出,这样能够根据需要制作具有不同长度固定块的支撑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内孔的辊筒,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件为槽钢。这样,使用槽钢制作的条形件,具有较好的焊接、铆接性能及机械强度,即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该条形件的凹槽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移主杆下端外表面上,满足转移辊筒时的承重要求。
作为改进,在所述滑动固定块和支撑块的外表面之间还固定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强板。这样一来,设置了加强板后,能够加强滑动固定块和支撑块之间的连接,提升支撑件在使用时的支撑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辊筒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并能够灵活适用于支撑不同内孔直径辊筒。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中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中支撑件的右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安装在用于转移辊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安装在用于转移辊筒装置在转移辊筒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中支撑件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秉睿金属材料工作室,未经重庆秉睿金属材料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7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