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排水排污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747.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人居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F3/04;F16L55/033;F16L55/24;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排污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给排水排污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建筑上的污水排放管道,大多在排放口设有简单的滤网,只能阻止部分垃圾随着污水排放,仍有一些垃圾会随着污水排放到下水管道中,从而堵塞下水管,造成恶臭的发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环境,增加污水排放维修工人的劳动量,同时给维修工人带来很多不便,另外排污管道经常排放大量的污水,多次对排污管道进行冲刷,排污管道没有相应的缓冲区域,导致排污管破损,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型通风管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第一线段、与第一线段垂直的第二线段、与第二线段垂直及第一线段平行的第三线段和与第三线段垂直的第四线段;所述管道本体整体呈“S”形,所述第三线段上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环流圈。
作为优选,为了消除排污管道的噪音,所述管道本体内还设有消声网。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排污管道堵塞,环流圈上还设有滤网。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环流圈可以引导污水在排出的过程中进入环流圈中环流,从而能有效的降低污水的冲击速度,产生一定的缓冲力抵消污水排放的冲击力,增加排污管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管道整体呈“S“形,且在第三管道设置环流圈,使其上下管道包住环流圈,占用面积更少,结构更加小巧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给排水排污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包括第一线段2、与第一线段2垂直的第二线段3、与第二线段3垂直及第一线段2平行的第三线段4和与第三线段4垂直的第四线段5;所述管道本体1整体呈“S”形,所述第三线段 4上设有若干个弧形的环流圈6。
其中,所述管道本体1内还设有消声网7。
其中,环流圈6上还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的环流圈可以引导污水在排出的过程中进入环流圈中环流,从而能有效的降低污水的冲击速度,产生一定的缓冲力抵消污水排放的冲击力,增加排污管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管道整体呈“S“形,且在第三管道设置环流圈,使其上下管道包住环流圈,占用面积更少,结构更加小巧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人居科贸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人居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间二次排水防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压无塔供水全自动补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