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703.1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矿;林光明;姚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3158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烧结炉,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永磁材料的管式烧结炉。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钐钴和钕铁硼等稀土永磁材料的管式烧结炉,主要由真空系统和加热系统两部分组成,炉管的一头通过法兰与真空泵组相连,另一头封死,套在加热炉体内。加热炉体可在轨道上移进移出,以方便拆卸炉管和快速降温。炉管和炉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2008296公开的结构所述。所述管式炉炉管外口径一般为Φ89mm、Φ133mm和Φ159mm。Φ159mm外口径炉管每炉装炉约10公斤,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加热完毕后的冷却一般依靠风冷炉管,这样炉管内产品冷却的效果不会很好,而永磁材料往往需要在烧结后快冷以获得较好的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效率高、冷却快的管式烧结炉。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式烧结炉,包括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由电源、对开式炉体和耐高温合金钢炉管组成;所述冷却系统由换热器和风机组成;所述加热系统的耐高温合金钢炉管和冷却系统构成封闭的循环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对所述循环系统进行抽真空。
其中,所述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罗茨泵组成,可包括扩散泵在内。所述对开式炉体内的炉管两侧为闸板阀,保温时关闭,冷却时打开。所述对开式炉体由保温棉和炉丝构成,可实现三段以上控温。
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烧结炉采用对开式炉体,炉内容积较大,使得炉内均温效果更好,同时便于维修、操作简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烧结炉可匹配Φ273mm以上炉管,装料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式烧结炉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烧结炉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式烧结炉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管式烧结炉由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三部分组成。真空系统由机械泵1和罗茨泵2组成,加热系统由电源、对开式炉体3和耐高温合金钢炉管6组成,冷却系统由换热器4和风机5组成。对开式炉体3由保温棉和炉丝构成,可实现三段以上控温。炉管6穿过炉体3,外热式炉体3对炉管6进行加热。炉管6与换热器4及风机5构成封闭的循环系统,真空泵组对整个循环系统进行抽真空。保温时可充氩,并将炉管6两端的闸板阀7和闸板阀8关闭,阻止散热;加热保温完毕,可开启风机5对炉内进行循环风冷,并适时打开对开式炉体,更好地对炉内产品进行冷却。
对开式炉体由于炉内容积较大,使得炉内均温效果更好。同时采用对开式的结构,可实现保温棉和炉丝维修、更换的操作简便。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