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701.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黄强;王黎;杨凌曦;徐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红外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用的故障点测温装置,特别是一种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企业的变电站中,当设备出现接触性故障时往往伴随设备故障点温度升高、发热等现象,红外测温技术作为测量设备温度的重要手段在电力企业变电站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红外测温装置(手持式测温仪、移动红外测温机器人等)虽然能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红外测温,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手持式测温仪无法做到实时、不间断监测,手持式测温仪测温只能够获得间断的温度数据,且极大的增加了变电站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测温效果密切依赖于巡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2)移动红外测温机器人是将红外测温传感器安装于机器人之上,通过给机器人预设定一些坐标来进行自动巡视,是一种比较智能的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发现现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a.导航问题。受GPS导航精度(移动红外机器人要求误差在2CM内)以及变电站强磁场干扰,目前移动红外机器人主要利用在变电站内加装导磁体进行导航,此类导航需要在变电站内进行道路施工,势必破坏现有变电站道路地面,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b.难以深入间隔内部测温。受红外测温机器人磁导航限制(需在硬质路面上开槽加装导磁体,而变电站间隔内多为碎石路面),红外测温机器人难以进入单个变电站间隔内进行红外测温。而变电站需重点监视测温的部分往往集中于间隔内部,在外围巡视道上进行测温很难发现间隔内部的发热点,故红外测温机器人难以发挥功效。
c.投资较大,一台移动红外机器人的价格基本上都在100万以上,一次性投资较大。
d.移动红外测温机器人一般与导航装置一起安装在特定变电站内配合使用,无法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多个变电站内的共享使用,难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变电站的测温作业,降低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包括轨道,平台通过行走轮设置在轨道上,平台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云台,红外测温仪固定安装在云台上;
红外测温仪通过数据转换组件与控制中心电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控制中心与无线收发装置电连接;
控制中心还与行走轮和云台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平台上的用电设备由蓄电池或沿轨道的输电槽供电。
所述的支架为移动支架,移动支架的底部与滑轨形成滑动配合,移动支架上设有支架电机,支架电机通过齿轮组与固设在平台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支架电机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在使用蓄电池时,还设有电池监控组件,电池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在轨道的一侧还设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上设有与平台上的充电插板相配合的充电槽。
所述的滑轨为环形导轨。
行走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为行走电机安装在平台上,行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连接。
所述的轨道下设有多根轨道枕木。
在轨道转弯的位置设有转盘轨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可以自动或远程控制地沿着轨道运行,并测量温度,测量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装置传送到后端变电站控制室数据监控中心,从而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与移动红外测温机器人相比也提高了控制精度和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轨道1,行走轮2,平台3,无线天线4,无线收发装置5,环境温度传感器6,控制中心7,电池监控组件8,云台9,红外测温仪10,移动支架11,轨道枕木12,蓄电池13,数据转换组件14,轨道槽15,支架电机16,齿轮组17,齿条18,行走电机19,充电装置20,充电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移动式红外测温装置,包括轨道1,优选的,所述的轨道1下设有多根轨道枕木12,以避免破坏地面。平台3通过行走轮2设置在轨道上,平台3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云台9,红外测温仪10固定安装在云台9上;
红外测温仪10通过数据转换组件14与控制中心7电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中心7电连接,控制中心7与无线收发装置5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衣柜
- 下一篇:一种非卤化中效皮质激素地奈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