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MA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4051.1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00 | 分类号: | H0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6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a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插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A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微波通信,避雷器技术领域,SMA连接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螺纹连接的同轴连接器,它具有频带宽、性能优、高可靠和寿命长的特点。SMA连接器适用于微波设备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射频回路中连接射频电缆或微带线。SMA连接器的使用频率较低一般在DC-13000MHz,这是由于连接器TEM模上限工作频率限制的。
随着通信使用要求不断提高,客户对SMA连接器使用频率的要求也在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了可使用频率的SMA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SMA连接器包括内导体、外壳和位于内导体、外壳之间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为圆环体,且在圆环体上沿其轴向方向开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SMA连接器,采取在绝缘体上开设通孔,介质介电常数是空气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聚四氟乙烯介电常数=2.1;空气介电常数为1,混合后介电常数=1.5,采用混合介质,既满足了介质有效支撑的目的,又减小了介质外径和介电常数,从而达到提高可使用频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SMA连接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SMA连接器绝缘体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SMA连接器包括外壳1、绝缘体2和内导体4,绝缘体位于内导体、外壳之间,绝缘体为圆环体,且在圆环体上沿其轴向方向开有通孔3,作为优选,通孔数量为六个,在绝缘体上作圆周均布,介质介电常数是空气与聚四氟乙烯混合,聚四氟乙烯介电常数=2.1;空气介电常数为1,混合后介电常数=1.5,采用混合介质,既满足了介质有效支撑的目的,又减小了介质外径和介电常数,从而达到提高可使用频率的有益效果。
理论上可以将理想状态的连接器定义为一端理想的空气线,仅有外导体和内导体组成,介质为真空。内外导体为理想的导体,即电导率为∴γ=∞;介质为理想的介质,即ρ=∞。
其最低高阶模TE11的频率为:f=190.8/{介质介电常/(d+D)}GHz
普通SMA连接器:绝缘体内径d=1.27mm改进后SMA连接器:绝缘体内径d=1.5mm
绝缘体外径D=4.1mm 绝缘体外径D=4.0mm
介质介电常数=2.1 介质介电常数=1.5
理论真空无介质上限工作频率f=190.8/{介质介电常数(d+D)}GHz
可有效使用上限工作频率=80%*理论真空无介质上限工作频率f。
本实用新型SMA连接器,经测试可使用频率至18500MHz;驻波:小于1.25(DC-18000MHz)。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4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