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刀取土护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1905.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松;罗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刀取土护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刀取土工具,特别是一种环刀取土护手装置。
背景技术
环刀是一种用于取原状土,实现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分析的常用工具。环刀呈套筒状,刃口朝下。在常规的外业环刀取土中,通常是直接用锤子对环刀上口进行敲打,或者是在环刀上口再加盖一块垫板后用锤子敲打垫板,使环刀向土壤中移动,完成环刀取土过程。不论是直接敲打环刀上口还是盖上垫板后敲打垫板,在实施过程中都很容易伤到手,影响工作进度,而且长时间如此使用容易损坏环刀,对环刀的保护不利,降低环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刀取土护手装置,该装置可解决在环刀取土过程中对手的伤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对环刀进行保护,提高环刀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刀取土护手装置,该装置由上垫板、下垫板和顶杆构成,顶杆位于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顶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上。
上述的环刀取土护手装置中,较好的方案是将上垫板与下垫板平行放置,顶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中心。
前述的环刀取土护手装置中,较优的方案是上垫板与下垫板形状相同,且大小一样。
前述的环刀取土护手装置中,所述的上垫板与下垫板形状还可以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低廉,价格便宜。一个完整的环刀取土护手装置成本仅需10元。(2)、使用方便,没有复杂步骤,可以随便放置,不容易损坏。(3)、体积大小可调。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大小不同的形状。(4)、循环利用率高。由于材质牢固,不容易损坏,相比其他普通垫板使用率成倍提高。(5)、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相比其他垫板或无垫板,对手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手不容易被伤到,能减少因手伤而耽误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6)、安全性高,人性化好。充分考虑到取土过程中对人的保护,比其他现有取土措施更安全、更人性化。(7)、能保护环刀,减少对环刀的损害,延长环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由上垫板1、下垫板2和顶杆3三部分构成,在使用中为方便上下垫板可以交换使用,上垫板1与下垫板2的形状相同,均为方形(也可为圆形或其他形状)。上垫板1与下垫板2的大小一样,其尺寸为5×5×0.3cm(也可以根据使用者和环刀大小调整)。上垫板1和下垫板2的材质为刚质或铁质,也可选用合金。顶杆3位于上垫板1和下垫板2之间,上垫板1与下垫板2平行放置,顶杆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垫板1和下垫板2中心,顶杆3为直径1cm左右的刚质或铁质实心棒,长度20cm左右。
使用方法:将下垫板2的底部平行放置在环刀上口,工作人员手握顶杆3,用锤子在上垫板1上击打,使环刀在受力时被打入土中。
实施例2。由上垫板1、下垫板2和顶杆3三部分构成,上垫板1与下垫板2的形状不相同,上垫板1为圆形(也可为方形或其他形状),下垫板2为方形(也可为圆形或其他形状),上垫板1与下垫板2的大小不一样。上垫板1和下垫板2的材质为刚质或铁质,也可选用合金。顶杆3位于上垫板1和下垫板2之间,上垫板1与下垫板2平行放置,顶杆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垫板1和下垫板2中心,顶杆3为刚质或铁质实心棒。
使用方法:将下垫板2的底部平行放置在环刀上口,工作人员手握顶杆3,用锤子在上垫板1上击打,使环刀在受力时被打入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