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1886.1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峰;卢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耿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2 | 分类号: | B66D1/22;B66D1/58;B66D1/5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时立新 |
地址: | 472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安全 性能 调度 绞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
背景技术
调度绞车是一种用于调度车辆的绞车,常用于井下采区、煤仓及装车站调度室以及牵引矿车,也可用于其他辅助牵引作业。但是现有调度绞车的安全系数低,例如:转轴通过单键与减速器连接,当设备超载时,键易损坏,造成安全隐患;或者设备非正常运行时,造成转轴或者卷筒等转速异常或者快速升温,工作人员无法迅速做出反应,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机、通过行星齿轮减速器与电机连接的转轴和设于转轴外圈的卷筒,转轴与卷筒为传动连接,转轴与行星齿轮减速器为双键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的中心齿轮、分别啮合于中心齿轮两侧的两行星齿轮、覆盖于两行星齿轮一侧的前环形行星架、覆盖于两行星齿轮另一侧的后环形行星架以及外壳内设置的内齿圈,两行星齿轮均与内齿圈相啮合,每个行星齿轮的轮轴与前环形行星架插接、与后环形行星架也为插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依次穿过外壳以及前环形行星架,中心齿轮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转轴与后环形行星架为双键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外壳上设有金属传感器,卷筒对应金属传感器设有金属测头,所述金属测头为环绕转轴均布设置。
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外壳上的转轴插口处设有用于测量转轴端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底座上设有丝母丝杠装置,丝母丝杠装置中的丝杠平行间隔设于卷筒的下侧,丝母丝杠装置中的丝母上设有激光测距仪。
所述金属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仪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触摸屏和电机均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转轴与行星齿轮减速器为双键连接,可提高安全系数,当设备超载时,安全性也有较好保障。所述的金属传感器可测量转轴以及卷筒的转速,以便及时发现转轴以及卷筒在超载情况下的转速异常。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转轴及其附近区域的温度异常,当转轴温度超过70°时,及时发出信号。激光测距仪为非接触式测量器,激光测距仪沿丝杠轴向运动时,可测量卷筒是否水平设置,当激光测距仪固定不动,只转动卷筒时,可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卷筒是否变形,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部分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可提高安全性能的调度绞车,包括底座9,底座9上设有电机1、通过行星齿轮14减速器与电机1连接的转轴6和设于转轴6外圈的卷筒7。转轴6以及卷筒7均为前后轴向延伸,电机1位于转轴6前方,行星齿轮14减速器连接于电机1和转轴6之间,所述行星齿轮14减速器包括固设于底座9上的外壳2、外壳2内设置的中心齿轮16、分别啮合于中心齿轮16两侧的两行星齿轮14、覆盖于两行星齿轮14前侧的前环形行星架15、覆盖于两行星齿轮14后侧的后环形行星架17以及外壳2内固设的内齿圈13,两行星齿轮14均位于内齿圈13内,且两行星齿轮14均与内齿圈13相啮合,前环形行星架15和后环形行星架17均为圆环形,前环形行星架15、后环形行星架17、中心齿轮16、转轴6和卷筒7为共轴线设置,每个行星齿轮14的轮轴均与前环形行星架15插接,每个行星齿轮14的轮轴均与后环形行星架17插接,所述外壳2由前盖和后盖扣合而成,前盖和后盖为螺钉连接,前盖对应电机1输出轴设有插孔,后盖对应转轴6设有插孔,电机1输出轴依次穿过外壳2的前盖以及前环形行星架15,中心齿轮16设置在电机1输出轴上。前环形行星架15为环形板,后环形行星架17为截面是“T”字形且设置中心通孔的空心回转体,转轴6前端与行星齿轮14减速器为双键连接,具体地,转轴6前端插入后环形行星架17内并与后环形行星架17为双键连接,即转轴6与后环形行星架17通过两平键19连接,后环形行星架17与后盖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0,转轴6与卷筒7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8。
转轴6与卷筒7通过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8传动连接,使转轴6可带动卷筒7转动(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结构与安装、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8与转轴6的连接和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8与卷筒7的连接均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卷筒7上设有制动器23,制动器23图1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耿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耿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1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