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606.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奎运;谷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恒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拉伸 测力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力用的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起重机称重安装在动、静滑轮组轴间、集装箱称重安装在吊具滑轮轴间、矿车称重、站台称重和汽车称重等领域的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的拉伸式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S形传感器,板环式传感器和盲孔薄壁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及应用领域,但也分别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其中:S形传感器精度较高,抗偏载性能好,但完全过载能力差,因此常用作小量程传感器。板环式传感器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但抗偏载性能差,精度较低,不适用高精度测力场合。盲孔薄壁式传感器精度和抗偏载性能较好,但是过载能力和加工工艺性能又大大降低。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体积大,安全保护不可靠,如果承受载荷的部位发生疲劳或过载断裂,则可能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轻则设备损坏,重则出现人身安全事故。特别是在起重机称重、集装箱称重、矿车称重、站台称重和汽车称重等领域,由于空间结构、测量精度、过载保护等的限制,而无法安装使用或不便使用S形传感器,板环式传感器和盲孔薄壁式传感器。
为此,有人设计了一种名为“一种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的专利,中国专利号:(03284002.0),它包括弹性体、应变敏感元件、接线电缆和封装保护部分,应变敏感元件与接线电缆相连,封装保护部分固定在弹性体上。它虽然起到了精度高、厚度薄,防水耐潮,具有良好的抗偏载性能及优良的加工工艺性能,具有可靠的过载的优良效果,但是由于接线电缆经过封装保护部分直接输出至仪表,长期使用接线电缆易损坏,尤其是当接线电缆断裂在封装保护部分里时难以接线修补导致整个设备不能使用而作废,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长期使用易损坏,且不易修补,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拉伸测力传感器,包括弹性体、与弹性体相连的应变敏感元件、传递应变敏感元件应变信号的接线电缆,所述的接线电缆输出端设有快接插头,所述的弹性体的上下各有一个受力孔,在弹性体上有周边过载保护框体及中间应变部分。
所述的快接插头通过弹性垫片固定在弹性体上。
所述的弹性垫片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快接插头包括母头,与母头相配合的腔体,腔体和与同轴包裹接线电缆的管尾相连接,在靠近管尾的腔体底部设置有绝缘体,在腔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以自主调整母头插拔力的弹片,腔体和管尾通过直角过渡体相连接,绝缘体定位在直角过渡体的底部平面上。
所述的腔体的内圆周面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弹片的挡片和位于绝缘体外侧的铜片,弹片的两端固定在挡片和铜片之间。
所述的弹片中部设有至少一条凸起的肋条。
所述的中间应变部分的中间位置上有一对两面对开的盲孔,两个盲孔底部由“十”字形薄板隔开,“十”字形薄板关于两个盲孔中心对称。
所述的应变敏感元件固定在“十”字形薄板上;与两个盲孔对称布置有隔断槽,中间应变部分与周边过载保护框体之间有隔离缝。
采用上述结构后的本实用新型长期使用,不会因为接线电缆断裂而作废,且如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通用的快接插头,如果传感器其它部分损坏,可以使用其它传感器通过快捷插头和未损坏的仪表配套使用,或者仪表损坏,也可以使用其它仪表通过快捷插头和未损坏的传感器配套使用,即不至于使整套设备作废,节约资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的剖视图。
图4是快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快接插头的弹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体1、与弹性体1相连的应变敏感元件2、传递应变敏感元件2应变信号的接线电缆3,所述的接线电缆3输出端设有快接插头4,所述的弹性体1的上下各有一个受力孔11,在弹性体1上有周边过载保护框体10及中间应变部分5。所述的快接插头4通过弹性垫片7固定在弹性体1上,弹性垫片7可以是硅胶或软橡胶等。所述的弹性垫片7上设有凹槽71,把快接插头4设置于凹槽71里,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弹性体1的两端各有一个带弧面的受力孔ll,插入与受力孔ll相配合的轴即可在长度方向施加载荷,受力孔11中与轴相配合部分的弧面是为了减少接触干涉,进一步减小侧向力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恒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恒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嘴自动调节风淋室
- 下一篇:一种FFU滤芯简易更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