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8929.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孔晶;王永宁;郭新刚;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37/18 | 分类号: | G04B37/18;G04B3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结构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
背景技术
钨钢因其耐磨性好,金属质感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在手表行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合作为手表壳体部件中部分零件的制造材料,例如,钨钢可用于制造手表壳体部件的上套。在手表行业制造方法中,一直以来采用胶水将钨钢材质的上套与不锈钢表壳进行粘结,但因胶水存在老化的特性,同时钨钢的密度大(约14.45g/cm3,约为不锈钢的2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当胶水老化到粘结性能不佳时,加之在手腕摆动过程中钨钢上套存在较大的重力作用,钨钢上套可能会从表壳上脱落,因此采用胶水粘结钨钢上套会存在脱落的隐患,从而,大大缩短了手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表,手表的壳体部件采用紧配合结构,减少了装配工序,节约了成本,并延长了手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手表,包括有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有上套和表壳,所述上套采用环状结构,上套的内侧壁为第一接触面;表壳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为第二接触面;所述上套安装在表壳上,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连接;其中,所述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套采用钨钢材料制成,表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套的第一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2.00。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二接触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的倒角值相同,倒角值范围为30°到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手表,属于一种新型手表紧配合结构及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手表装配中钨钢上套与不锈钢表壳的过盈配合结构及制造方法,即手表上套与表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配合的对象的材料为钨钢与不锈钢。过盈配合连接是利用两个联接件本身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的,因其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和在振动下能可靠地工作,在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冶金等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尚没有在手表行业中,作为钨钢与不锈钢的配合方式。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弹性极限应力可达800~900MPa,当钨钢与不锈钢进行配合时,若采用合适的过盈量,二者可达到紧配而不产生应力集中。这样不但能解决钨钢用胶水与不锈钢进行粘接会带来钨钢上套脱落隐患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本实用新型解决长期以来钨钢上套采用胶水与不锈钢表壳进行粘结后会造成钨钢上套脱落的隐患,同时进一步凸显钨钢应用于手表零配件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上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表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四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手表实施例五的表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手表,如图1、2、3、4、5、6所示,包括有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包括有上套1和表壳2,所述上套1采用环状结构,上套1的内侧壁为第一接触面;表壳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套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为第二接触面3;所述上套1安装在表壳2上,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与表壳的第二接触面3相互接触连接;其中,所述上套1与表壳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套1采用钨钢材料制成,表壳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套1的第一接触面为一种圆柱面,表壳的第二接触面3为一种圆柱面,第一接触面套在第二接触面外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过盈量为0.01-0.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8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双DSP冷库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透明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