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8502.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淑琴;蔡家欣;张荧芷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李昕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数据存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种不同接口规格的适用于手机与PC端的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存储器作为一种便捷式的用快速内存来存储数据的介质,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现有的电子产品如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大都采用USB接口作为标准传输接口。如今随着智能型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适用于多媒体的文件较多且容量较大,需经由外部存储产品达到文件的产品加以延伸,由于体积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采用USB接口,故出现这类具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和Micro 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两种不同接口规格的适用于电子产品与PC端的移动存储器。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连接智能型手机的移动存储器由壳体、快速内存、USB和Micro USB不同接口构成。常见的一种设有USB与Micro USB的双接口通用U盘包括长方形的本体,该本体一端设有USB界面,另一端设有Micro USB接口,两接口均与设于存储模块内的存储芯片相连,且各由相应的壳盖保护。
但是,上述存储装置使用时需拔掉相应的壳盖才能使用,且该壳盖体积小、重量轻,取下后如不妥善保管则易造成遗失情形,进而失去其原有的保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具有双开式不掉盖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包括存储模块及壳体。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壳体盖合在存储模块外,包括一固定基座及盖合于固定基座两端的外盖,固定基座中部开设有一定位孔,固定基座一侧开设有一卡槽;外盖包括一中空的第一盖、一中空的第二盖及连接于第一盖和第二盖之间的弹性连接柱。其中,存储模块活动插设于固定基座的定位孔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端;第一盖和第二盖分别盖合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时,外盖的弹性连接柱卡合于固定基座的卡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中部开设有一中空的第一空腔,第二盖中部开设有一中空的第二空腔,第一端口容置于第一空腔内,第二端口容置于第二空腔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模块内设有存储器单元和中央处理单元。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基座为弹性材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模块可以为一U盘本体,包括一基体、连接于基体一端的第一端口和连接于基体另一端的第二端口;其中,基体活动插设于固定基座的定位孔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伸出固定基座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紧固臂,紧固臂一端开设有紧固孔;所述固定基座两侧分别凸设有枢柱,紧固臂通过紧固孔枢接在枢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存储装置将存储模块套设在固定基座上后,再将由弹性连接柱连接的第一盖与第二盖分别盖合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可单独打开第一盖或第二盖以单独使用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也可以去掉外盖以同时使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因第一盖与第二盖由弹性连接柱连接,确保对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形成保护而不掉落遗失,同时也达到了双开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存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存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存储装置的外盖取出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存储装置的第一盖开启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存储装置的第二盖开启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存储模块 10 第一端口 11
第二端口 12 基体 13
壳体 20 固定基座 21
定位孔 211 枢柱 212
卡槽 213 外盖 22
第一盖 221 第一空腔 2211
第二盖 222 第二空腔 2221
弹性连接柱 223 紧固臂 30
紧固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8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活塞
- 下一篇:基于催化剂温度控制催化换热器的流体流动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