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6773.2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长命乳胶海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柔软舒适,而且透气性好的枕头,属于睡枕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02636386U、名称“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呈平面状,在上表面上沿四周开设有一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嵌置有一与矩形凹槽尺寸配合的表面带孔的凝胶片。所述枕头本体采用慢回弹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一次成型,所述凝胶片采用胶粘或热压的方式嵌置固定在枕头本体上。所述凝胶片上开设有多个呈网格状排列的通孔,所述通孔呈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蜂窝型排列。所述通孔呈圆形与椭圆形组合,其中位于凝胶片中间部位的通孔呈圆形,位于凝胶片上下两端的通孔呈椭圆形。缺点:该枕头通透性较差,长期使用易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柔软舒适,而且透气性好的枕头。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枕芯由枕体和海绵垫构成,该枕体上端面为凹槽且凹槽中嵌粘海绵垫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枕芯由枕体和海绵垫构成,该枕体上端面为凹槽且凹槽中嵌粘海绵垫,海绵垫由记忆海绵或乳胶海绵制成,这样海绵垫不仅柔软,而且使用后会自动回复,枕体上设有的凹槽通孔保证了枕体的透气性,避免了枕芯内部滋生细菌。2、海绵垫上表面等距设有多道斜向分布的导汗槽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海绵垫上表面等距设有多道斜向分布的导汗槽,斜向分布的导汗槽增加了海绵垫表面导汗通气的槽面积,同时海绵垫上呈阵列分布有透气孔有部分位于导汗槽中,这样海绵垫导汗槽中留下的汗液水汽通过位于导汗槽中的透气孔以及位于枕体凹槽与枕体下表面间的凹槽通孔快速流通排出,使海绵垫保持干燥,进而令枕芯干燥不生菌。
技术方案:一种枕头,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芯由枕体和海绵垫构成,该枕体上端面为凹槽且凹槽中嵌粘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枕头的枕芯由设有凹槽通孔的枕体和设有透气孔的海绵垫合成,使枕头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效避免了细菌的滋生;二是海绵垫表面设有斜向导汗槽,增加了海绵垫表面导汗槽的面积,加快了海绵垫导汗透气,保证了枕头的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枕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枕头中枕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枕头,包括枕套1和枕芯2,所述枕芯2由枕体21和海绵垫22构成,该枕体21上端面为凹槽211且凹槽211中嵌粘海绵垫22,该枕体21与海绵垫22粘合后,枕体21上表面与海绵垫22上表面齐平。所述海绵垫22上表面等距设有多道斜向分布的导汗槽221。所述导汗槽221可以方槽,也可以是V形凹槽或U形凹槽。所述海绵垫22上呈阵列分布有透气孔222,所述呈阵列分布的透气孔222竖直位于海绵垫22的上、下两表面间且贯通海绵垫22的上、下两表面。所述海绵垫22由记忆海绵或乳胶海绵制成。所述枕体21上、下两表面间设有多个凹槽通孔212且多个凹槽通孔212均贯通枕体21的上、下两表面,既枕体21上表面及凹槽底面和下表面间均设有凹槽通孔212。所述枕体21的凹槽211尺寸与海绵垫22尺寸相匹配。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长命乳胶海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长命乳胶海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6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