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卸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464.1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浏;杨彭飞;沈煜晖;苏军划;肖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卸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卸料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固体物料的卸料或定量卸料的卸料设备,属于散料搬运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旋转卸料设备主要是由铸造的外壳、转轴、卸料器叶轮、驱动电动机、减速箱以及装壳体顶部的进料口和装壳体底部的出料口构成的。当轴旋转时,正对进料口的叶片与叶片形成的槽被物料填满。随着轴继续旋转,封闭在槽里的物料被旋转至卸料壳体下半部,依靠重力的作用自出料口送出。该结构卸料器在卸料过程中锁气性极差,而且叶片转动时存在剪切作用,旋转时容易使物料遭到破碎,严重时会引起叶轮被卡住的问题。除此之外,转轴会摩擦生热,尤其是输送高温物料时,物料的热量会传递给转轴,使转轴的晶相发生改变,进而使转轴发生变形同时改变了转轴的力学性能,导致转轴变脆,严重缩短了转轴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因为转轴断裂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大地增加了维修成本和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卸料设备,它能够解决物料被卸料设备破碎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改善高温物料对转轴影响,不会使高温物料改变转轴的力学性能,减少了企业的维修成本并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卸料设备,包括卸料设备本体和驱动组件,卸料设备本体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心处的转轴和设于转轴上的卸料器叶轮;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和减速箱,电动机与减速箱一端相连接,转轴与减速箱另一端相连接,卸料设备本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卸料器叶轮上设有弧形叶片,卸料器叶轮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可以有效地将热源和转轴相分离,可对转轴进行有效地保护。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弧形叶片的顶部为圆弧形,圆弧与壳体内腔的截面圆同心,使弧形叶片与壳体内壁的间隙保持相同。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弧形叶片的顶部的圆弧与壳体的密封间隙为0.1~0.4mm。这些均可以改善该旋转卸料设备的锁气性,并使物料不能进入圆弧与壳体的密封间隙中,避免卡轮事故的发生,因此圆弧与壳体的密封间隙不要大于0.4mm。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散热片设于卸料器叶轮上弧形叶片之间的轮毂上。在卸高温物料时,保证散热片对转轴起到充分保护的作用。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进料口设于壳体一侧的上方,出料口设于壳体另一侧的下方。物料可以依靠自重的作用进入或排出壳体。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卸料器叶轮上设有的弧形叶片与壳体形成锁气腔,相邻弧形叶片形成储料箱,物料由于自重的作用从进料口进入储料箱,随着驱动组件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叶片旋转,储料箱由进料口转到出料口处,物料根据自重作用排出壳体。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散热片内装有循环冷却介质,循环冷却介质可使转轴的温度不至于达到改变其力学性能的温度。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所述循环冷却介质采用水或者空气,水和空气都可以对转轴进行冷却。
前述的旋转卸料设备中,卸料器叶轮上的弧形叶片的片数为3~8片,具体的片数可以根据卸料的速度和效率确定,其中卸料器叶轮上的弧形叶片的最佳片数6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物料在旋转卸料过程中被破碎的问题,使物料在卸料过程中不会被破碎;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改善物料温度对转轴影响,不会使高温物料改变转轴的力学性能,减少了企业的维修成本并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旋转卸料设备的结构示图;
图2是旋转卸料设备的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卸料设备本体;2-驱动组件;3-壳体;4-卸料器叶轮;5-转轴;6-减速箱;7-进料口,8-出料口,9-弧形叶片,10-散热片,11-储料箱,12-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