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414.3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胡天南;钱超;孙如刚;饶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6 | 分类号: | F01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汪恺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齿轮轴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缸柴油机的润滑机构,特别是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单缸柴油机对惰齿轮轴的润滑,主要是靠曲轴箱内飞溅的润滑油、经惰齿轮轴内腔、再通过惰齿轮轴上的出油孔对惰齿轮衬套进行润滑。柴油机工作时惰齿轮轴上的润滑油压力较低,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润滑油膜,工作不可靠,且齿轮室盖内的齿轮系表面润滑油较少,传动时噪声大,易磨损。中国专利ZL200520069858.X提供了一种单缸柴油机调速齿轮的强制润滑油路结构,其中机体上长油道孔通往调速齿轮轴的进油孔,由于钻孔长度深,容易出现钻偏,因此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机体上长油道孔不易与调速齿轮轴上进油孔对准,进而降低润滑油的供给量,影响整个齿轮室盖中的整个轮系的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单缸柴油机提供一种可靠的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为防止因单缸柴油机机体内油道钻偏而影响惰齿轮轴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单缸柴油机包括一个机体,惰齿轮轴藉由一个定位孔设置于机体;所述润滑机构包括一个机体油道、一个惰齿轮轴油道和一个润滑油容腔,机体油道开设于机体,惰齿轮轴油道开设于惰齿轮轴,润滑油容腔位于定位孔处,且该润滑油容腔分别与机体油道和惰齿轮轴油道相通。
在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惰齿轮衬套;惰齿轮衬套包括:一个可套设惰齿轮轴的内孔,和一个沿内孔径向向外延伸的衬套凸缘;衬套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衬套凸缘的外缘与内孔的浅槽。
采用上述润滑结构,可以使惰齿轮轴的润滑更加可靠,并且随之也可降低齿轮噪声和减少齿轮磨损。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说明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组装并转动九十度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机体
12 定位孔
122 润滑油容腔
14 机体油道
20 惰齿轮轴
24 惰齿轮轴油道
30 惰齿轮衬套
32 内孔
34 衬套凸缘
36 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代表产品的实际结构和真实比例,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如图1是说明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组装并转动九十度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单缸柴油机包括机体10,惰齿轮轴20藉由一个定位孔12设置于机体10。润滑机构包括润滑油道14、惰齿轮轴油道24和润滑油容腔122,机体润滑油道14开设于机体10,惰齿轮轴油道24开设于惰齿轮轴20,润滑油容腔122位于定位孔12处,如图2所示,润滑油容腔122分别与润滑油道14和惰齿轮轴油道24相通。
由于机体10上长的润滑油道14不直接对着惰齿轮轴油道24的油道孔,而是与惰齿轮轴20的定位孔12接通,定位孔12的孔径通常较大,因此机体10上较小的润滑油道14如即使钻偏也仍能与定位孔12接通,保证来自润滑油道14的润滑油经由润滑油容腔122后再进入惰齿轮轴油道24,以实现对惰齿轮轴20的润滑。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单缸柴油机惰齿轮轴的润滑机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惰齿轮轴20上还套设有一个惰齿轮衬套30,惰齿轮衬套30包括可套设惰齿轮轴20的内孔32和沿内孔径向向外延伸的衬套凸缘34,衬套凸缘34上开设有浅槽36,虽然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衬套凸缘34上开设有两个浅槽36,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浅槽的数量也可以一个,或是多于两个。浅槽36连通衬套凸缘34的外缘与惰齿轮衬套30的内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膜泵式海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