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液浓度可调节的板式浓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799.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夏箭飞;钟新钢;阮宇科;沈家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调节 板式 浓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密机,特别涉及一种出液浓度可调节的板式机,属于环保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保工厂进行污水处理时,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都需要将浓度较低的污水,浓缩成浓度较高的浓浆液。而目前市场上浓浆液的提取都是依靠普通浓密机的运行所产生的,普通浓密机一般都是由圆形的水泥池作为盛载的容器,加装搅拌器或刮泥板、进料管、吸泥管组成,稀液经进料管进入浓密机内部,由于重力作用,稀液中密度大的颗粒物就会慢慢沉积到水泥池的底部,形成浓浆,上清液则往上运动,经池子周围的齿形挡堰排出。但是市场上的这些普通浓密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浓密机占地面积大、前期建造成本高、耗能高,上端的搅拌器或刮泥板需24小时连续工作,一旦发生故障,维修难度大,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生产;生产效率低,由于该种浓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取决于颗粒物本身的重力作用,没有外部施加的外力。如果颗粒物本身的密度和稀液的密度不相上下,则重力沉淀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要完成浓浆液的提取就比较困难;浓浆液的浓度不可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高效且能调整出液浓度的浓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液浓度可调节的板式浓密机,由输送泵、机体、进出口阀门、滤板、压力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和液压缸体组成;PLC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的压缩强度,并作用于机体内的滤板上;机体内的压力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显示,进出口阀门受PLC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压力值决定开启或关闭。
所述的输送泵采用变频电机,所述的进出口阀门采用电动阀门。采用此种设计,能有效依据浓浆液的采集速度决定进口阀门处的稀液的进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当出口阀门处的浓浆液浓度较低时,电机可适当增加转速,提高进口阀门处的稀液进入量并自动降低浓浆出口处阀门的张开角度;当出口阀门处的浓浆液浓度较高时,可适当降低转速,减缓稀液进入量并适当增大浓浆出口处阀门的张开角度。
所述浓浆液出口的阀门张开角度为0-60°,对应的浓浆液浓度为30mol/L—10mol/L。
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压力值,自动调整阀门口的开口大小,以获得浓浆液的不同浓度值,且本产品具有占地面积小、可车载、生产效率高、产品浓度可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出液浓度可调节的板式浓密机,由输送泵、机体2、进出口阀门1、3、4、滤板5、压力传感器6、PLC控制系统7和液压缸8组成;PLC控制系统7控制液压缸8的压缩强度,并使液压力作用于机体内的滤板5上;机体内的压力值通过压力传感器6显示,进出口阀门3、4受PLC控制系统7预先设定的压力值决定开启或关闭。
所述的输送泵采用变频电机,所述的进出口阀门3、4采用电动阀门。采用此种设计,能有效依据浓浆液的采集速度决定进口阀门处3的稀液的进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当出口阀门处4的浓浆液浓度较低时,电机可适当增加转速,提高进口阀门处3的稀液进入量并自动降低浓浆出口处阀门的张开角度;当浓浆液提取浓度较高,流取较慢时,可适当降低转速,减缓稀液进入量并自动增大浓浆出口处阀门的张开角度。
所述浓浆液进口的阀门3张开角度为0-90°,所述浓浆液出口的阀门4张开角度为0-60°,对应的浓浆液浓度为30mol/L—10mol/L。
设备运行时,通过输送泵,将稀液打入板式浓密机内,浓密机由机体2和滤板5组成,通过液压缸8将滤板5压紧,受输送泵压力作用,稀液中密度大的颗粒物就会快速通过滤板5沉积到尾部,形成浓浆液,并从出口阀门4中流出,上清液则往另一个阀门口1流出。在浓浆液出口阀门4处装有压力传感器6,该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和输送泵的压力信号实时传输给PLC控制系统,通过PLC内部的程序算法来调整出口阀门4的开口大小,以获得不同的浓浆液浓度;调整进口阀门3的开口大小,以决定稀液每小时的进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