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762.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崔祥;张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利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炉线盘。
背景技术
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磁炉具有节约电能、热效率高、清洁环保、方便耐用等众多优点,已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炉通过加热线盘产生交变磁场;由于外锅一般采用铁、镍能导磁材料制作,上述交变磁场能使能过本身产生涡流,从而使得内锅本身发热,起到加热的作用。
现有的采用疏绕结构绕制的电磁炉的加热线盘常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加热线圈和磁条,所述支架上由内到外凸设有若干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绕制空间,组装时,将线圈直接层层绕制于支架上的绕制空间上,再通过加热变型的方式使凸起上部变形成向绕制空间延伸的卡持部,通过卡持部对线圈进行限位。
然而,上述的加热线盘的通过热压的方式形成卡持部,无疑提高电磁炉加热线盘的组装的生产难度,延长线盘的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现有的电磁炉线盘上的磁条和线盘虽然分开设置,但是磁条和线盘易接触的部分没有采用绝缘物质隔开,易造成磁条和线盘电性接触,从而造成短路现象发生,影响电磁炉线盘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疏绕结构、提高加热效率的电磁炉线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磁炉线盘,包括支架、线圈及若干组磁条,所述磁条和线圈装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一主体部及一体成型连接于主体部中心位置的凸台和若干组限位组件,凸台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置槽,所述主体部外侧面开设有朝中心位置延伸的若干第二容置槽, 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顶壁呈闭合设置,所述磁条装设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上,所述限位组件垂直连接于主体部上表面,每组间隔组件包括若干间隔部,每组间隔组件内的间隔部之间相离一定距离间隔,形成一限位空间,所述间隔部的上部朝两侧的限位空间方向水平凸设有二卡持部,所述卡持部一体成型于间隔部上,所述线圈装设于限位组件上,卡持部对线圈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条包括内侧部、及外侧部,所述内侧部和外侧部分别对应装设于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条相互间隔并围绕支架的中心沿支架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间隔组件之间相互间隔并围绕支架的中心分布设置,与磁条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限位组件上两相邻的间隔部的卡持部之间形成一缝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线盘通过在限位组件的间隔部上一体成型有卡持部,卡持部直接对线圈进行限位,简化电磁炉线盘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第二容置槽的槽顶壁采用闭合设置,防止线圈与磁条接触,保证电磁炉线盘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线盘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磁炉线盘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磁炉线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线圈未显示。
图4为图3所示电磁炉线盘的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线盘,包括支架10、线圈20及若干 组磁条30。所述磁条30和线圈20装设于支架10上,各磁条30相互间隔并围绕支架10的中心沿支架10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支架10由塑胶材质制成,该支架10包括一主体部11及一体成型连接于主体部11中心位置的凸台12及若干组限位组件13,所述限位组件13对应磁条30沿支架10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线圈20装设于限位组件13上。
该凸台12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的贯穿孔122,凸台12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置槽121,所述第一容置槽121与贯穿孔122相连通。所述主体部11外侧面开设有朝中心位置延伸的若干第二容置槽111,各第二容置槽111相互间隔并围绕支架10的中心沿支架10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第二容置槽111的槽顶壁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利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利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容器成分
- 下一篇:一种电渗析隔板的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