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套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302.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锐冠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是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材也经历了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的发展历程。如今,PPR管、PVC管、UPVC管等已取代传统的铸铁管、钢管等成为最常用的建筑用管材。由于这类管材常被用作水管、线管等,需要保持其内腔道的通畅、清洁,防止堵塞。现有技术在对其两端进行套盖操作一般都由人工手动完成,这不仅费时、消耗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也无法保证套盖的精准度,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套盖的设备,但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同轴度好,同时使用方便的管材套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材套盖装置,它结构简单,端盖与管材的同轴度好,且使用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材套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端盖的端盖槽、用于推动端盖使其套设于管材末端的推杆,以及驱动所述推杆动作的动力装置,所述端盖在端盖槽中呈单列排列且端盖的开口朝向管材,端盖槽的末端与一定位块的内腔连通,该定位块的内腔仅可容纳与管材同轴地设置的一个端盖,在定位块与管材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端盖大小相适应的开口,推杆与管材同轴地设置,推杆作用于端盖的封闭端。通过与管材同轴地设置推杆及定位块内腔,同时,端盖槽中单列排列端盖,使得在每一套盖操作的过程中,管材、端盖、推杆及动力装置均处于一条直线上,保证了套盖的同轴度,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杆的外周还设置有一导向块,导向块具有容纳所述推杆的导槽。导向块可防止推杆在动作过程中的移位,防止其径向位移。
进一步地,在推杆与导槽之间还设置有导向套。进一步减少推杆的径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槽与管材轴线垂直地设置。端盖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套盖装置,实现了管材套盖的自动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轴率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
如图1-3所示,一种管材套盖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端盖的端盖槽1、用于推动端盖使其套设于管材100末端的推杆2,以及驱动所述推杆2动作的气缸3,气缸3通过气缸杆3a与推杆2连接。如图4所示,端盖4与管材的形状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与圆形管材相适应,端盖4整体上为圆柱形,具有外侧壁、封闭端及开口端。端盖4在端盖槽1中呈单列排列且端盖的开口端朝向管材,端盖槽1的末端与一定位块5的内腔连通,该定位块5的内腔仅可容纳与管材100同轴地设置的一个端盖4,即:位于端盖槽1末端的端盖在落入定位块5的内腔后,即被定位,该端盖4的轴线与管材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在定位块5与管材100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端盖大小相适应的开口5a,推杆2与管材100同轴地设置,推杆2作用于端盖4的封闭端。在推杆2的外周还设置有一导向块6,导向块6具有容纳所述推杆的导槽,在推杆与导槽之间还设置有导向套7。如图2、3所示,所述端盖槽1与管材100轴线垂直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当单独一根管材100在分管机构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并被相应的定位机构定位后,其中心轴线正好位于设置于其两端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端盖槽中最末端的一个端盖的中心轴线上,此时,气缸3动作,推动推杆2向管材方向运动,位于推杆2末端的端盖4即被套设于管材100上。随后,气缸3回缩,推杆2复位,下一个端盖落下,为下一个套盖操作做好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套盖装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测试,平均每0.15秒即可完成一根管材的套盖操作,且同轴率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锐冠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锐冠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