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形铝管式换热器风冷冷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000.6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青;王荣林;郑春辉;杜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铝管式 换热器 风冷 冷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形铝管式换热器风冷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换热器一般使用空气作为热交换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热量通过空气带走。现有的风冷换热器,为传统的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其结构形式为:一般由一组或多组蛇形管组成,铜管外穿有铝翅片,再通过机械胀管的方式使铜管和铝翅片紧密结合在一起。机组运行时,冷媒在管内流动,风在管外流动,彼此进行热量交换。铜作为最常用的换热材料,虽然其瞬间的吸热能力比较好,但是其散热的能力却相对比较差。这就造成现有的风冷换热器散热不好,冷凝压力偏高,同时,由于铜材料成本偏高,造成机组的成本偏高,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优势尽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矩形铝管式换热器风冷冷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压缩机、换热器、蒸发器、节流元件组成,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换热器与蒸发器依次连接组成回路,压缩机和换热器之间设置高压控制器和高压测试阀,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储液器、充灌阀、干燥过滤装置、节流元件,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设置低压控制器和低压测试阀;所述换热器为矩形,由铝管和散热铝片制作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器为单相流换热器。
单相流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流动阻力低、火用效率高等特点,优于传统的相变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燥过滤装置主要由密封的壳体、过滤网、干燥剂、干燥芯、玻璃纤维、毛毡纸组成,干燥剂为XH-11分子筛。
该干燥过滤装置可充分吸收管路中污染物、酸、水等物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矩形铝管式换热器风冷冷水机组的换热器数目为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节流元件为热力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可以根据蒸发器温度、压力自动调整。
此换热器散热能力好,可使机组的冷凝压力降低、制造成本降低,是比较理想的换热器。在连接该蒸发器的管路中设置了低压控制器和低压测试阀,在连接该换热器的管路中设置了高压控制器和高压测试阀,进行压力保护,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缩机、2为高压控制器、3换热器、4为储液器,5为充灌阀,6为干燥过滤装置、7为热力膨胀阀,8为蒸发器,9为低压控制器、10为低压测试阀,11为高压测试阀。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1为铝管、3-2气管、3-3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压缩机1、换热器3与蒸发器5依次连接组成回路,压缩机1和换热器3之间设置高压控制器2和高压测试阀11,换热器3与蒸发器5之间设置储液器4、充灌阀5、干燥过滤装置6、热力膨胀阀7。干燥过滤装置6为现有技术,主要由密封的壳体、过滤网、干燥剂、干燥芯、玻璃纤维、毛毡纸组成,干燥剂为XH-11分子筛,该干燥过滤装置可充分吸收管路中污染物、酸、水等物质。蒸发器8与压缩机1之间设置低压控制器9和低压测试阀10;换热器3为矩形,由铝管和散热铝片制作而成,即矩形铝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为单相流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风冷冷水机组中矩形铝管式换热器的数目为四个。图2所示,该换热器由宽26mm,高1.45mm铝管,及散热铝片制作而成,铝管间距为9.4mm,气管3-2为72程,液管3-3为36程。由于是两程,因而压降小,有利于机组压力的提高。
在工作状态下,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矩形铝管式换热器3,在矩形铝管式换热器3中被冷凝成高压液体,经过热力膨胀阀7,进入蒸发器8被蒸发,蒸发后的气体被吸入压缩机1。
在标准工况室外环境35℃下:
1. 采用铜管换热器,冷凝温度53℃,压力19.7kg,制冷量48Kw , 功率17.14kW,能效比C0P=2.8。
2. 采用矩形铝管式换热器后,冷凝温度50℃,压力18.4kg,制冷量49.2 kW,功率16.98kW ,能效比C0P=2.856,能力提高2.5%,能效比提高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光电综合缆
- 下一篇:一种容量为100Ah的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