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612.3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新;肖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堆载反力 标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属于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对建筑行业安全承载标准越来越高,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高层或高层建筑物的地基一般都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载荷试验。目前,在做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时,常规的都用沙袋等建筑材料作为提供堆载反力使用,但对于上百吨的堆载反力而言,如用沙袋来堆载,不但堆载时间长,占用面积大,易产生堆载反力偏心,而且施工费用高,重复利用率低,操作危险性大。因此,现有的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的方式非常不理想,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施工费用较低、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为,该组合积木式负重标准块由长方体结构的铁质材料块构成,在铁质材料块顶面设有2个以上卡位棒,在底部设有与卡位棒位置相对应的卡位槽,在铁质材料块顶面与侧面接壤处设有2个以上吊耳。
前述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中,卡位棒为上小下大的圆锥柱结构,卡位槽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孔槽结构,并且卡位棒能插入卡位槽与之配合。
前述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中,在铁质材料块顶面设有2~10个卡位棒,卡位棒对称分布在铁质材料块顶面。
前述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中,在铁质材料块顶面和侧面接壤处设有2~8个吊耳,吊耳对称分布在铁质材料块顶面和侧面接壤处。
前述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中,在吊耳的外端设有防止钢丝绳脱落的凸台。
前述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中,在吊耳与铁质材料块连接处是半径为20cm的圆弧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建筑地基承载力的载荷试验,本实用新型采用铁质材料制作成标准的组合式结构,因此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堆载反力偏心,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的单位重量大,因此在使用时占地面积小、单位载荷压强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非常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拉到现场后,根据所需堆载反力的大小对其进行搭积木式的组合,在进行组合时,可采用吊车吊运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进行组合,其施工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施工工作效率高、施工费用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制作容易、可重复使用、标准化高、不会污染或影响现场建筑工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B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铁质材料块、2-卡位棒、3-卡位槽、4-吊耳、4.1-凸台、4.2-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的方法所构建的,该方法是在进行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时,采用一种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提供堆载反力,即根据载荷试验对堆载反力的要求,将该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放置在需要进行载荷试验的地基上进行组装或组合后,以使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达到所需的堆载反力,这样即可提高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的工作效率。其所使用的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采用铁质材料制作,该铁质材料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铸铁、铸钢或锻钢材料。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组合式堆载反力标准块由长方体结构的铁质材料块1构成,铁质材料块1顶面设有8个卡位棒2,底面设有8个卡位槽3,顶面与侧面接壤处设有4个吊耳。组合积木式负重长为2米,宽1米,高0.6米,总重10吨,使其成为一个标准化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