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科取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593.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伟 |
主分类号: | G03D13/00 | 分类号: | G03D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科 取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放射科医用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放射科取片器。
背景技术
医院放射科用到最多的就是放射设备,而放射设备的最终结果一般都是通过胶片得出结论,而胶片的冲洗一般都采用手工操作,而由于是人工进行操作,操作员的手需要进行清洁,而一旦操作员手不干,或者带有残留药物,很容易造成胶片的污染,造成诊断失误。
因此专利号为201020246667.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取片器,其包括手柄,在手柄内安装有套筒,套筒内设有推拉栓,推拉栓通过连杆与拉环连接,手柄的下端安装一圆形吸盘,套筒内通过中空管与圆形吸盘的通孔相连。
又如申请号为201120441436.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科取片器,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下端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套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分别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的下端连通有吸盘,两气筒之间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导向柱的下端连接。
再如专利号为201320168140.0公开了一种放射科取片装置,其包括筒体,在筒体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推拉手柄,筒体的前端设有中空管,中空管的前端设有吸盘,筒体外设有防滑纹。
上述三个专利均是针对上述取片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均采用活塞的方式将胶片吸住,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手接触胶片,解决了因为人手对胶片的污染,但是上述三个专利均需要操作人员一手拿着取片器/取片装置,另一手拉拉环/手柄,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的胶片取片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盘后连接有气囊,所述吸盘与所述气囊之间设有固定架,操作人员手持气囊,并将气囊压缩,然后将吸盘靠近胶片后轻轻松手即可取出胶片,一只手即可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放射科取片器,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后连接有气囊,所述吸盘与所述气囊之间设有固定架。
固定架一方面起固定吸盘和气囊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操作人员手不小心接触到胶片。
上述固定架与气囊相邻的一侧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压缩把手。
上述压缩把手包括上下两个压缩片,压缩片之间设有可伸缩的密封帘,密封帘将气囊封闭其中,用于保护气囊。
上述压缩片与气囊接触面设有海绵层。
作为压缩片的一种方式,上述压缩片与气囊接触面为平面。
作为压缩片的一种方式,上述压缩片与气囊接触面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吸盘后连接有气囊,所述吸盘与所述气囊之间设有固定架,操作人员手持气囊,并将气囊压缩,然后将吸盘靠近胶片后轻轻松手即可取出胶片,一只手即可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手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手柄侧视图;
图中:1-吸盘,2-气囊,3-固定架,4-轨道,5-压缩片,6-密封帘,7-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放射科取片器,包括吸盘1,所述吸盘后连接有气囊2,所述吸盘1与所述气囊2之间设有固定架3。
实施例2
一种放射科取片器,包括吸盘1,所述吸盘后连接有气囊2,所述吸盘1与所述气囊2之间设有固定架3。
固定架3与气囊2相邻的一侧设有轨道4,所述轨道4上设有与轨道4相配合的压缩把手。压缩把手包括上下两个压缩片5,压缩片5之间设有可伸缩的密封帘6,密封帘6将气囊2封闭其中,用于保护气囊2。
压缩片5与气囊2接触面设有海绵层7。
上述压缩片5与气囊2接触面为平面。
实施例3
一种放射科取片器,包括吸盘1,所述吸盘后连接有气囊2,所述吸盘1与所述气囊2之间设有固定架3。
固定架3与气囊2相邻的一侧设有轨道4,所述轨道4上设有与轨道4相配合的压缩把手。压缩把手包括上下两个压缩片5,压缩片5之间设有可伸缩的密封帘6,密封帘6将气囊2封闭其中,用于保护气囊2。
压缩片5与气囊2接触面设有海绵层7。
上述压缩片5与气囊2接触面为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伟,未经刘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真空降水的抗滑桩
- 下一篇: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