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接头包线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417.0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兵;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3256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包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接头包线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铜线与接头包接时,通常采用的工序为点焊,点焊过后再接头包线,最后在对接头包线处进行压扁。在接头包线时,往往采用人工操作,即工作人员使用钳子将接头的两个侧臂向内弯曲,使得点焊在所述接头上的铜线头被包裹在接头与两个侧臂形成的空间里,然后再将接头包线处放置在具有两个平冲头的冲压模具上进行压扁,使得铜线能被两个侧臂压紧在接头上,实现铜线与接头的固定连接。但是,该种接头包线的操作过程工序比较繁琐。加工复杂,而且采用这种做法制作出来的接头包线处往往形状不规则,外观难看,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产能,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及产品外观日益提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接头包线过程,加工复杂,且形状不规则,外观难看,进而提供一种能简便实现接头包头,且使得接头包线具有规则形状,外观统一的用于接头包线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接头包线的模具,其包括
上冲头,所述上冲头上成型有倒“U”型的,由槽底向槽口延伸的喇叭圆弧状冲槽,所述冲槽适合接头上的包线端插入;和
位于所述上冲头下方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还成型有适合所述上冲头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冲槽与所述嵌入槽配合对嵌入所述冲槽内的,点焊有铜线的所述接头的所述包线端进行冲压。
所述上冲头上成型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冲头臂,两个所述冲头臂之间形成有倒“U”型的所述冲槽。
所述嵌入槽成型为适合所述冲头臂插入的凹孔。
所述包线端包括焊有所述铜线的接头底板和两个垂直与所述接头底板的侧臂,所述包线端成型为“U”型,且适合插入所述冲槽中。
所述喇叭圆弧状的半径设为19.5mm。
所述冲槽的槽底倒有圆角。
所述圆角的半径设为6mm。
所述下模座上还成型有适合所述接头放入,并对所述接头进行定位的型腔,两个所述凹孔分别成型在所述型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冲头,所述上冲头上成型有倒“U”型的,由槽底向槽口延伸的喇叭圆弧状冲槽,所述冲槽适合接头上的包线端插入;和位于所述上冲头下方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还成型有适合所述上冲头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冲槽与所述嵌入槽配合对嵌入所述冲槽内的,点焊有铜线的所述接头的所述包线端进行冲压;即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所述冲槽,使得所述冲槽和所述嵌入槽相互嵌合时,对嵌入在所述冲槽内的包线端进行压合,使得所述铜线和所述接头的接头包线处不仅容易加工制作,且具有规则且统一的外观。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冲头上成型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冲头臂,两个所述冲头臂之间形成有倒“U”型的所述冲槽,所述嵌入槽成型有适合所述冲头臂插入的凹孔;所述冲头臂和所述凹孔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包线端包括焊有所述铜线的接头底板和两个垂直与所述接头底板的侧臂,所述包线端成型为“U”型,且适合插入所述冲槽中,这样在模具冲压过程中,两个所述侧臂会呈喇叭圆弧状的所述冲槽的作用下,向内弯曲,并将所述铜线焊接端与所述包线端压合在一起,实现所述铜线与所述接头的接头包线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冲槽的槽底倒有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设为6mm,所述圆角的设置能够使得所述包线端的两个所述侧臂在所述冲槽的冲压下能顺利的发生弯曲,并最终实现压合。
(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模座上还成型有适合所述接头放入,并对所述接头进行定位的型腔,两个所述凹孔分别成型在所述型腔的两侧,所述型腔的设置能保证所述接头在压合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保证接头包线处能够完好压合,且外侧规则统一。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接线包头的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上冲头;11-冲槽;12-冲头臂;2-下模座;21-凹孔,22-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
- 下一篇:一种焊接12kV高压SF6开关柜用的翻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