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087.5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刁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长兴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F16K5/06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冻 撞出 浇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浇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节约灌溉用水,人们采用多个出水口的防渗管道。在寒冷地区的冬天,出水口关闭后,容易上冻,轻则影响使用,严重时还会将水管冻裂。并且在管道上由于没有阀门,浇完一户后,需要关泵,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还浪费电能,缩短水泵使用寿命。为了操作方便,防渗管道的出水口设置高出地面。但是,在对耕地进行耕收时,容易撞坏出水口,轻者造成漏水,严重时造成停止浇灌,浪费农时。而且,竖直向上的出水口上套接水龙带,流水过程中,对水流产生阻力,加大上水的动力,浪费能源。出水口朝向固定方向,不利于改变浇灌地块的水流方向。专利号为“200920160560.8”,专利名称为“防冻、防撞万向出水浇灌设备”的专利文件提供的防冻、防撞万向出水浇灌设备,平时不使用的水管管口用封盖盖住,且位于地面以下,土地耕收时撞不到水管管口。使用时,将延伸管以及万向头接上,然后将水龙带套在延伸管以及万向头上,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弧状支撑片对水龙带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水龙带对水流的阻力。使用完成后,水管管道末端的水可以流回,防止了水管管道冻坏,而且,不使用的水管管口可以通过防冻阀门关闭。对于不同地块使用不同水管管口时,不需要关闭水井,减少了水泵的关闭频率,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电能,并且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灌溉效率,并且可以向任意方向改变水流方向。但是这种防冻、防撞万向出水浇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防冻阀壳体与球阀芯存在一定间隙,水容易从排水孔泻出,影响使用。另外,防撞套为一整体,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水不易从排水孔泻出,防撞套使用方便的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带有防冻阀壳体的管道,防冻阀壳体内设置有开有液体通孔的球阀芯,球阀芯上设置有与液体通孔相通且通向球阀芯侧面的导流孔,在与导流孔相对一侧的防冻阀壳体上设置有排水孔,管道上方连接有上端出口伸出地面的延伸管,延伸管与管道连接端设置有防撞套,所述防冻阀壳体内与导流孔和排水孔位置相匹配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垫片。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防撞套为两个半圆管;所述的两个半圆管的接触端为平面或相匹配的凹凸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平时不使用的管道的管口用封盖盖住,且位于地面以下,土地耕收时撞不到管道的管口。使用时,将延伸管与管道接上,在延伸管与管道连接端的外侧套上防撞套,然后将水龙带套在延伸管上即可。使用完成后,管道末端的水可以流回,防止了管道冻坏。在防冻阀壳体内与导流孔和排水孔位置相匹配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垫片,在导流孔和排水孔处防冻阀壳体与球阀芯间密封,在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使用过程中,水不会从排水孔泻出,保证使用效果。而防撞套为两个半圆管,安放拆卸方便。根据需要,两个半圆管的接触端为平面或相匹配的凹凸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冻阀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撞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撞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冻、防撞出水浇灌设备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管道1,管道1带有防冻阀壳体2,防冻阀壳体2设置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防冻阀壳体2内设置有开有液体通孔3的球阀芯4,球阀芯4上设置有与液体通孔3相通且通向球阀芯4侧面的导流孔5,在与导流孔5相对一侧的防冻阀壳体2上设置有排水孔6,管道1上方连接有上端出口伸出地面的延伸管7,延伸管7与管道1连接端设置有防撞套8,防冻阀壳体2内与导流孔5和排水孔6位置相匹配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垫片9、10。如图2所示,防冻阀壳体2内设置有开有液体通孔3的球阀芯4,导流孔5与出水口22相通,液体通孔3与排水孔6相通。如图3所示,防撞套8为两个半圆管81、82,两个半圆管81、82的接触端为平面。如图4所示,防撞套8为两个半圆管81、82,两个半圆管81、82的接触端为相匹配的凹凸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长兴,未经刁长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