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脱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7603.2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华;于家宝;周天禄;张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脱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行业,如市政、食品、饮料、化工、皮革、焊材、造纸、印染、制药等,其产生的污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污泥,在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时,首先钉解决是就是泥泥问题。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由于水分与污泥颗粒结合的特性,采用机械方法脱除具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对污水中的污泥处理效果好的污泥脱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一种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池、絮凝混合槽搅拌机、叠螺脱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混合槽搅拌机与叠螺脱泥机连接,泡药机通过加药泵与絮凝混合槽搅拌机的加药口连接;污泥池与絮凝混合槽搅拌机的进泥口连接,同时絮凝混合槽搅拌机的出污口与排污槽连接;叠螺脱泥机的排污口与原水池连接,同时供水池通过喷淋电磁阀与叠螺脱泥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污泥池内设置有污泥输送泵。
进一步,絮凝混合槽搅拌机与排污槽之间以及泡药机与絮凝混合槽搅拌机之间均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具有自我清洗的功能,不需要为防止滤缝堵塞而进行清洗,减少冲洗用水量,减少内循环负担,不易堵塞。
2、日常维护时间短,维护作业简单,机体几乎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最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
3、设计紧凑,脱水机里面包含了电控柜、计量槽、絮凝混合槽和脱水机主体,通过电控柜与泡药机、进泥泵、加药泵等进行连动,实现24小时连续无人运行。 4、占地空间小,便于维修及更换;重量小,便于搬运。
5、故障少,噪音振动小,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污泥池1、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叠螺脱泥机3,所述的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与叠螺脱泥机3连接,泡药机4通过加药泵5与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的加药口连接;污泥池6与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的进泥口连接,同时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的出污口与排污槽7连接;叠螺脱泥机3的排污口与原水池8连接,同时供水池9通过喷淋电磁阀10与叠螺脱泥机3连接。
所述的污泥池6内设置有污泥输送泵,所述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与排污槽7之间以及泡药机4与絮凝混合槽搅拌2机之间均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污泥池6内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泵输送入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对污泥进行搅拌,同时泡药机4通过加药泵5将絮凝剂加入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内;处理过的污水再进入叠螺脱泥机3,供水池9通过喷淋电磁阀10的控制对叠螺脱泥机3进行喷漆作业,部分滤水进入原水池8;同时,絮凝混合槽搅拌机2处理过的污水部分回流至污泥池6,部分汗水排放至排污槽7。
本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波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