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5781.1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时冶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36/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导流过滤器,尤其指一种装设于用户的进水管线与出水端之间的导流过滤器。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过滤器大都装设于室内,并依所需位置装设于出水端,例如水龙头,以便提供洁净饮用水或日常用水。由于室内型过滤器是安装于室内空间,例如厨房、浴室的各出水端位置,不啻有迭床架屋的缺失。因此,若能将过滤器装设于用户的进水管线与出水端之间,使得室内的自来水均经由过滤器进行过滤,以确保用水的安全。
如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公告第503770号专利即公开了一种「屋外型隔热导流过滤器的组合装置(一)」,该组合装置主要结构是由支撑架体、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顶端维修盖、滤体连通管、锥型网片、导流球、过滤材所组成,其是将过滤器焊接于底板上方,再将过滤材一层一层放入后,锁上维修盖,使水流入第二过滤室进行过滤后由出水口导出,并输送到用户水管,以达到洁净饮用水及日常用水的目的。
唯前述专利,因筒状过滤器是焊接于底板,该第一过滤室与第二过滤室的维修盖打开后要一层一层的将滤材置入,在操作上有其不便之处。此外,该连通管的延伸只能让一组连通,若要增设时,施工上有其繁琐性。因此,前述专利所公开的过滤行程及组装施作,固然达到洁净饮用水的目的,惟对产品的安装及操作上,例如仅以底部的螺接段支撑整只过滤室,以及各过滤室的难以定位的缺失,无法达到组装快速及定位确实的目标,而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过滤器,其装设于用户的进水管线 与出水端之间,使得室内的自来水均经由该导流过滤器进行过滤,以确保饮用水及日常用水的洁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导流过滤器,其包括:
一底板,其开设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且该底板周缘环设复数个枢孔;
一贯穿式滤心,其为圆筒状结构,且由下而上分别设有一锥型室、一过滤室及一导流室,该锥型室底部连接口连接于该进水口,该过滤室内部设有至少一层过滤材,另该导流室内部放置复数个导流球,外壁周缘则开具复数个分流壁孔,而该导流室顶部开口以一顶盖板予以封闭;
一控流筒体,其内部筒室套设于该贯穿式滤心,而底部径向突设一扣环,该控流筒体设置于底板上,以便将流过该贯穿式滤心过滤后的水经由该出水口排出;以及
一紧固装置,其具有复数个底部枢设于复数个枢孔的扣件,复数个扣件外侧面各自突设一带环,另将一束紧带穿越各扣件的带环,并将该束紧带予以束紧,以便将复数个扣件顶部向内突设的扣接端扣接于该控流筒体的扣环,使该控流筒体固设于底板上方。
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该导流过滤器装设于用户的进水管线与出水端之间,使得由出水端流出的水均经由该导流过滤器进行过滤,以确保饮用水及日常用水的洁净;此举可改善目前将多个过滤器分别装设于室内出水端的不便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控流筒体是由紧固装置直立地在该底板上进行装设或拆除,使得该导流过滤器得以装设于室内、外的转角位置,而不致占用空间。更进一步地,该贯穿式滤心与底板及顶盖板拆卸时,必须以特殊工具为的,以避免用户自行拆卸或更换滤心,以确保滤心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组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组立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组立后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导流过滤器由一底板1,一贯穿式滤心2,一控流筒体3,及一紧固装置4所组成。
该底板1为一板体,实施时,以金属板体为佳,是用以装设该贯穿式滤心2、控流筒体3、紧固装置4及相关的进水及出水管线。该底板1表面上分别设有一进水口11及一出水口12,以便分别枢接一进水管线及出水管线,惟此俱为公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该底板1底面接装至少三根支撑柱13,复数个支撑柱13除可调整底板1的水平外,同时经由复数个支撑柱13的架高设置,使前述进、出水管线可容置在该架高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时冶,未经郭时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5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型槽的卡接件
- 下一篇:一种大鹤管升降油缸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