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靠式凹形护颈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694844.1 申请日: 2013-11-06
公开(公告)号: CN203828123U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王馨悦;袁恺 申请(专利权)人: 王馨悦
主分类号: A41D13/05 分类号: A41D13/05;A61M37/0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代理人: 陈左
地址: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北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坐靠式 凹形 护颈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靠式凹形护颈袋。

背景技术

根据人体颈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与生物力学得知,人体脊柱的颈部是由7个椎体和6个椎间盘组成。正常颈椎的构成有一定向前突出的生理曲度,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使颈椎具有弹牲,可减轻震荡并参与维持人体的重心。

颈椎前凸角度的度数,正常值为30°~45°。颈椎曲度发生异常可分为三型:颈椎前凸过大(>45°):指椎体前部、后部及棘突底部(C2~T2) 在一条弧度>45°向前的曲线上;通常有一正常的下部颈椎弯曲和一个>45°的上部颈椎(C1,C2,C3)弯曲,C1椎体线上更加向上倾斜;颈椎前凸角度变小(0°~30°) 和颈椎曲度变直(0°):指椎体前部、后部及棘突底部(C2~T2) 在一条弧度为0°~30°向前的曲线上;C1椎体线仍向上倾斜,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的距离与后弓大于枢椎棘突之间的距离;颈椎曲度后凸(0°~-20):指全部或部分椎体前部、后部及棘突底部(C2~T2) 在一条弧度为0°~-20向后的曲线上;椎体线向下倾斜,枕骨和寰椎后弓之间的距离与后弓小于枢椎棘突之间的距离。

颈椎是脊柱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椎体,它支撑头颅的重量,极易受物理刺激而产生退行性变。颈椎的曲度主要由颈椎小关节面和椎间盘平面决定。任何影响颈椎小关节柱的高度和关节面的角度的因素均可改变椎前凸曲度的大小,导致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发生改变。

目前,家庭和办公室等场合使用的沙发、座椅,以及车辆座位的靠背上都没有设置保护颈椎的装置。

人体在坐立向后靠时,颈后部悬空而感觉不舒适,并容易形成头、颈部的左、右过度偏转,甚至会使身体左、右过度侧弯(特别是人体在疲劳或乘车打瞌睡时),长期不正常的坐立姿势会造成颈部的肌肉、韧带等损伤,甚至颈椎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坐靠式凹形护颈袋,该坐靠式凹形护颈袋由内袋和外装袋组成,所述的内袋为凹形袋,凹形袋的长轴直径为5—8厘米、长34-39厘米,长轴的两头部位分别长出13-18厘米,中间凹形部位宽为18—21厘米,凹形袋中填充饱满的棉类物质,长轴内还填充中草药;所述的外装袋与所述凹形袋大小相匹配且上侧边有放取凹形袋的开口,在外装袋左、右两头端的上侧边缘缝制一伸缩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制作定型后的护颈袋,其颈后部所靠部位的直径为5—8厘米,比较符合人体在坐立时头颈部稍微后仰的生理曲度,人在使用时,把护颈袋的凹面抬平并面向人的颈后部,其两端高出部位放在肩上。使颈后部靠在凹面不悬空并感到比较舒适。经常使用可以起到保护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的作用。

    2、中间部位的左、右距离约为21厘米,即比成年人左、右耳之间的距离宽数厘米,不影响人体头部左、右活动。

    3、长轴的两头比中间部位各高出约13—18厘米,可以把头部的左、右偏头控制在适当的范围,防止头部过度左、右偏转而引起的颈部的肌肉、韧带等的紧张,并可起到保持人体坐立或坐车打瞌睡时的正常姿势作用。

    4、添加中草药,养生保健,多重功效,并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填充不同的中草药。

    5、制作了一个带伸缩带的外装袋,方便清洗,且可根据一般座位靠背的人体头、颈部位置的高度,把外装袋固定在座位靠背的人体所靠的头颈部位置前方,其高度以其中内装的凹形袋的中间部位恰好在人体坐立后靠的颈后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装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长轴,2-中间凹形部位,3-长轴的两头部位,4-伸缩带,5-外装袋的放取口,6-外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内袋和外装袋组成,内袋制作为:先用两层约长40厘米,宽25厘米的环保类优质布料剪成长轴直径约为5—8厘米、中间凹形部位宽约为18—21厘米、长轴的两头部位分别长13—18厘米的凹形,沿着两层布料边缘缝制形成长轴的上侧边暂不封口的整体长34-39厘米、两头端部位整体长18—23厘米的凹形布袋。缝制好内袋后,在袋内填充饱满的优质太空棉类物质,中间的长轴内还可填充清利头目、舒筋、逐瘀、止痛,清热、利湿和止痒类的无毒付作用的颗粒状中草药材,如具有清利头目和疏散风热作用的蔓荆子等,然后进行封口定型。

用优质绵布料缝制一个与定型后的凹形袋大小相匹配的美观、漂亮的上侧边不封口的外装袋,把定型后的凹形袋的凹面向下放于其中,放取方便。清冼时把装有填充物的凹形袋取出,只清冼外装袋。用一条数厘米宽、并可适当伸缩松紧的伸缩带缝制在外装袋左、右两头端的上侧边缘,使用时根据一般座位靠背的人体头、颈部位置的高度,把长方体的坐靠式凹形护颈袋固定在座位靠背的前方,凹形位于人体所靠的头颈部位置,其高度以其中内装的凹形袋的中间部位恰好在人体坐立后靠的颈后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馨悦,未经王馨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4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