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2313.9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龚光禄;肖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种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培养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药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菌种的生产容器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玻璃瓶,一般为广口,容积450~750ml,或医用盐水瓶,瓶口细,容积500ml,它可以抗高温,抗高压;第二种是塑料培养瓶,它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质注塑成型,一般也为广口;第三种是塑料袋,它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质吹塑成型,其大小可以自由调整,厚度在0.045~0.065cm之间。然而目前运用在竹荪菌种上的菌种主要为盐水瓶,其他两种容器罕见,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塑料菌种瓶和塑料袋在接种培养过程中污染率极高,一般污染率在50%以上,甚至更高。盐水瓶的污染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因此在贵州的织金竹荪菌种的生产过程中均采用盐水瓶作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菌种瓶。甚至其他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也是采用盐水瓶,很少有使用塑料培养瓶或菌袋来生产三级种的,如竹荪、密环菌、萌发菌、姬松茸等食药用菌。但是盐水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瓶口小,装料、清洗困难,因此,盐水瓶均为一次性使用,破碎后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污染,或栽培或二次耕种过程中割伤人。而且盐水平装量少,用种量大,瓶子笨重,运输不便且易破碎。因此,现有的菌种瓶还不能解决竹荪、密环菌、萌发菌等食药用菌的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生产过程中的菌种瓶污染高,操作困难,运输不便,环境污染隐患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塑料培养瓶,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对竹荪、密环菌、萌发菌等食药用菌的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生产时,采用这种菌种瓶,使得污染率降低,同时,该种菌种瓶材料为聚丙烯,不会破碎,易于长途运输,可以重复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塑料培养瓶,它包括瓶盖,瓶体,所述的瓶盖由外盖和内盖两部分组成,内盖和外盖均留有通气孔,且内盖反扣在外盖内部,内盖有滤菌膜Ⅰ和滤菌膜Ⅱ,滤菌膜Ⅰ和滤菌膜Ⅱ之间夹一块海绵。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菌种的生产,外盖外径50~55mm,内径40~45mm;外高10~15mm,内高8~13mm,内盖外径20~30mm,内径18~28mm;外高8~12mm,内高7~11mm,使得工作人员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便宜掌控瓶体,更加方便的清洗菌种瓶。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菌种生产过程中对菌种的污染,滤菌膜为PTFE滤菌膜,且滤菌膜之间夹的海绵为聚醚海绵,厚度10~15mm,其硬度为26~40度,弹力为高回弹。采用以上的材料制作的菌种瓶,能更好的防止菌种的污染,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进一步的,为了在使用菌种瓶时便于掌控,瓶体为宽面和窄面交替组成八面体,且各转角处呈弧形。采用以上外形设计,能更好的方便工作人员清洗菌种瓶。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运输以及菌种瓶的重复利用,瓶盖、瓶体的材料为聚丙烯材料。采用聚丙烯材料,使得整个瓶身重量较轻,且不易破碎,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瓶盖通过采用内外盖相扣的设计,且内盖有滤菌膜Ⅰ和滤菌膜Ⅱ,滤菌膜Ⅰ和滤菌膜Ⅱ之间夹一块海绵,使得在菌种生产过程中对菌种的污染大大降低,通过对瓶身的独特设计,使得在菌种栽种过程中和菌种瓶的清洗便于操作,增加了对菌种瓶的重复利用,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瓶身和瓶盖,使得整个菌种瓶的质量偏小,不易破碎,便于长距离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瓶盖,2-瓶体,11-外盖,15-内盖,12-滤菌膜Ⅰ,14-滤菌膜Ⅱ,13-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塑料培养瓶,包含瓶盖1和瓶身2,其中,瓶盖1由外盖11和内盖15两部分组成,内盖15和外盖11均留有通气孔,且内盖15反扣在外盖11内部,内盖11有滤菌膜Ⅰ12和滤菌膜Ⅱ14,滤菌膜Ⅰ12和滤菌膜Ⅱ14之间夹一块海绵13,其中滤菌膜Ⅰ12和滤菌膜Ⅱ14为PTFE滤菌膜,海绵13为聚醚海绵,厚度10mm,硬度为26度,弹力为高回弹,通过使用以上材料和结构制作的菌种瓶,降低了竹荪、密环菌、萌发菌等食药用菌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率,而且在菌种栽种过程中和菌种瓶的清洗更加便于操作。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2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 下一篇:机械化旋转玉米脱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