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410.6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正武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为了睡觉时垫高头部,使其保持头部舒适而设计,枕头能够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才能更好地利于睡眠。枕头一般由枕套和枕套内部的枕芯两个部分构成。
现代社会中,随着上班族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故越需要追求良好的休息和睡眠质量,使得人们对枕头性能的设计越来越重视。申请人发现,普通人睡觉时有躺睡和侧睡两种姿势,但两种姿势对于枕头的高矮程度要求实际有所不同,普通枕头的枕芯各部分设计的材料和厚度均较为均匀,难以同时满足两种睡姿的需求。
作为一种改良的枕头,我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25667.6的实用新型曾公开过一种三段式可替换枕头,包括枕芯和枕套,其特征是,所述的枕芯由三段构成,每段枕芯两侧设有粘扣;枕套开口设有拉链。枕芯可以更换位置,并且枕套开口设有拉链方便取出和装入。但该枕头仅仅是靠使用者自行更换枕芯以进行调整,仍然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和睡觉睡姿匹配的枕头,提高了睡眠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枕头,包括枕套和枕套内的填充物,所述枕套内部分隔设置为左边段、右边段和中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内填充设置有颗粒物,所述左边段和右边段内下部填充设置有颗粒物,上部设置有弹性材料形成一层高出中间段高度的弹性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枕头的中间段内填充设置有颗粒物,颗粒物能够对头部起到按摩作用,进而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帮助使用者提高睡眠质量;同时,枕头中间段颗粒物的填充使得该枕头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形成人体头颈部匹配的形状,进而对人体头颈部形成良好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枕头的左边段和右边段内下部填充设置有颗粒物,上部设置有弹性材料形成一层高出中间段高度的弹性材料层,这样一来,该枕头中间段较低的高度适合于使用者躺睡,枕头的左边段和右边段高出中间段高度,不仅符合人体工程学并满足人们侧睡时的使用习惯,帮助睡眠;还能让使用者在侧睡时,其颈椎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预防颈椎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颗粒物为植物体颗粒物。采用植物体的颗粒物作为本实用新型枕头内的填充物,具有自然、环保和松软也不易变形的特点,能够为使用者营造更加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使用者更好的睡眠。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材料为记忆海绵。这样一来,采用记忆海绵能够吸收使用者在侧翻时头部对枕头的冲击力,也能避免侧睡时头部重量压痛耳廓的情况。与此同时,记忆海绵具有的自动塑型能力可以帮助使用者在侧睡时固定头颅,减少落枕可能;该自动塑型的能力还可以恰当填充使用者肩膀与枕头间的空隙,避免肩膀处被窝漏风的问题,进而有效地预防颈椎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颗粒物均设置在一个布袋内再填充至枕套内相应各段内,所述布袋一端开口处采用绳索束口。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通过在布袋内填充不同量的颗粒物,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枕头各段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段的宽度为15-20cm。这样中间段宽度和人大脑匹配,使用者仰躺时使用中间段,翻身时无需移动枕头脑袋可以恰好翻至较高的两侧段,使其和睡姿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枕头,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匹配睡姿,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中用于装颗粒物的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枕头,包括枕套1和枕套1内的填充物,所述枕套1内部分隔设置为左边段2、右边段3和中间段4,所述中间段4内填充设置有颗粒物5,所述左边段2和右边段3内下部填充设置有颗粒物5,上部设置有弹性材料6形成一层高出中间段4高度的弹性材料层,具体实施时,中间段4高度在6-12厘米为宜。
所述颗粒物5为植物体颗粒物5,具体实施时,该植物体颗粒物5可以采用糠头、荞麦和/或茶叶等。
所述弹性材料6为记忆海绵,厚度在2-4cm为宜,具体实施时,弹性材料6也可采用聚氨酯等其他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正武,未经朱正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
- 下一篇:纤维增强热塑性片材拼幅生产放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