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复合碳纤维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0821.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文顺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30;B32B9/04;B32B27/12;B32B27/30;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复合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防滑复合碳纤维布。
背景技术
目前车间用地垫多采用塑胶地垫,这类地垫大多数是PVC材料或PE高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PVC(即聚氯乙烯)地垫,一般由软质的PVC制成,软PVC具有柔韧性,但手感粘,用过一段时候后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PE(即高发泡聚乙烯)材料的地垫比较软,摸起来有蜡质感,耐磨。
还有一些地垫是采用EVA树脂制成,它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一般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与聚乙烯相比,EVA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提高了柔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发泡材料、功能性棚膜、包装膜、热熔胶、电线电缆及玩具等领域。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工材料,通常经过一次发泡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上述地垫的共同缺点是表面比较滑,运动员做运动时容易摔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复合碳纤维布,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滑复合碳纤维布,包括两层碳纤维布层、一第一芯层和一第二芯层,所述第一芯层及所述第二芯层粘接在一起且粘接于两层碳纤维布之间,碳纤维布由从左向右分布的多个碳纤维布单元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之间由定型经纱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的纤维布单元的左、右两侧具有防止碳纤维纬丝和定型经纱散开的绞边,且各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的宽度为5cm-8cm,碳纤维布的沿经线方向间隔涂覆树脂形成一树脂带;碳纤维布层上面有纵横对齐排列的防滑凸条,每一个防滑凸条两侧分别是圆弧面,防滑凸条两端呈尖角结构;防滑凸条在碳纤维布层上面按设置方向的不同分为横向防滑凸条和纵向防滑凸条,横向防滑凸和纵向防滑凸条相互垂直,每一横排和每纵列防滑凸条分别是横向防滑凸条和纵向防滑凸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芯层为聚氯乙烯层,且所述第二芯层为高发泡聚乙烯层。
相邻两树脂带的距离为50一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有纵、横设置的防滑凸条,因此,可以在纵横两个方向具有防滑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滑复合碳纤维布,包括两层碳纤维布层3、一第一芯层1和一第二二芯层2,所述第一芯层及所述第二芯层粘接在一起且粘接于两层碳纤维布之间,碳纤维布由从左向右分布的多个碳纤维布单元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之间由定型经纱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的纤维布单元的左、右两侧具有防止碳纤维纬丝和定型经纱散开的绞边,且各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的宽度为5cm-8cm,碳纤维布的沿经线方向间隔涂覆树脂形成一树脂带;碳纤维布层上面有纵横对齐排列的防滑凸条,每一个防滑凸条两侧分别是圆弧面,防滑凸条两端呈尖角结构;防滑凸条在碳纤维布层上面按设置方向的不同分为横向防滑凸条4和纵向防滑凸条5,横向防滑凸和纵向防滑凸条相互垂直,每一横排和每纵列防滑凸条分别是横向防滑凸条和纵向防滑凸条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芯层为聚氯乙烯层,且所述第二芯层为高发泡聚乙烯层。
相邻两树脂带的距离为50-3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纵、横设置的防滑凸条,因此,可以在纵横两个方向具有防滑功能。
以上所述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文顺,未经田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0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线保健建筑木材
- 下一篇:计算机自动控制脚部术后行走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