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轴杆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9189.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介民 |
主分类号: | F04D29/053 | 分类号: | F04D29/053;F04D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平衡轴杆改进结构,为一转轴,设置于贯穿各种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处,转轴二端处分别供外来的二扇叶单元组设固定,提供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同时带动二个扇叶单元产生运转,进而达到可减少晃动并保持稳定平衡的转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的气温不断的上升、高温纪录不断的被突破,使得在炎炎夏季里,于一些较为炎热的地区国家中,气温往往热得让人无法忍受,更别说是在一些热带气候的地区国家了,热到让人脱水中暑,甚至因此丧生的事件而时有所闻,因此如何让民众感到较为凉爽舒适的散热、降温用品,可说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
而目前为达到散热及降温的物品,普遍来说,非风扇莫属,但一般传统风扇结构,都是利用一马达带动一扇叶转动来产生气流,然而一个扇叶仅能产生单一方向的气流,致使所产生气流的对流效果有限,亦无法达到有效的送风、散热效果,如摆置多台电风扇则既占空间又耗电力。是以乃有一种双扇风叶的风扇被开发出,其包含一马达、二分别受该马达所驱动的扇叶单元及一接设在该马达底部的支撑单元,当马达运转时,该二扇叶单元则同时产生转动状态,借此,可产生两股呈相互反向的轴向气流,进而达到送风、散热目的。
依据上述常见结构而言,该散热风扇确实可以解决散热问题,但因该马达是同时带动二个扇叶单元产生运转,若该马达的一主轴二端部及该扇叶单元的配置不平衡,容易造成其运转时产生晃动,而影响至整个风扇运转时的稳定性,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同时带动二个扇叶单元产生运转时,进而达到可减少晃动并保持平衡稳定的转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轴杆改进结构,为一转轴,该转轴是设置于各种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处,转轴二端处分别供外来的二扇叶单元组设固定,其特征在于:转轴具有一位于该转轴一端处的第一驱动端,且该第一驱动端周缘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一螺纹部,并于该第一螺纹部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一位于该转轴另一端处的第二驱动端,且该第二驱动端周缘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二螺纹部,并于该第 二螺纹部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二定位槽,该第一驱动端的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驱动端的第二定位槽呈上下对向设置状态。
由于本实用新型平衡轴杆改进结构,为一转轴,该转轴是设置于各种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处,转轴二端处分别供外来的二扇叶单元组设固定,又该转轴具有一位于该转轴一端处的第一驱动端,且该第一驱动端周缘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一螺纹部,并于该第一螺纹部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一位于该转轴另一端处的第二驱动端,且该第二驱动端周缘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二螺纹部,并于该第二螺纹部表面处设有一呈轴线延伸的第二定位槽,借由该第一驱动端的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驱动端的第二定位槽呈上下对向设置状态,致使外来的风扇的驱动装置同时带动二个扇叶单元产生运转时,进而达到可减少晃动并保持平衡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较佳实施例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的型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的另一型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的又一型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的较佳实施例使用的立体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轴杆改进结构,为一转轴1,该转轴1是设置于各种外来的风扇2的驱动装置21处,转轴1二端处分别供外来的二扇叶单元22组设固定;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介民,未经陈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9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